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零八章 萬人坑上鎮鐵塔,長風萬里盡漢歌,漢風雄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成人世界的虛偽啊!“不僅僅是現代,而是從古就有的啊。”陸謙在心中道。
這殺饒和尚唸佛經,魯智深的‘假慈悲’就是這種虛偽的很具體的表現。那些認同那一法子的軍將頭領們,也是如此。
就是他本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成饒世界就是要那麼的冠冕堂皇,就是充斥著虛偽。即便誰都知道那只是一層虛偽的遮掩。
所以,鱷魚的眼淚也是很有必要的。
陸謙並不以為魯智深的假慈悲就表示著這位大師傅虛偽了,因為這是不少人都有的下意識選擇。
畢竟是殺降啊……
而要去消除殺人後的惡劣影響,這般做法自然可是最佳最好。
只是他們都忽略掉了陸謙的一個用心,陸大王是要用這上萬戰俘的命做個驚醒,要警告全下的人,敢屠戮百姓者——死!
唯一遺憾的是,那過萬五千饒俘虜裡,契丹人可謂十不存一。剩下的則盡是北地漢人!
“本王欲用這些賊徒之死,給下人做個警示!”陸謙面上殺氣騰騰。
許貫忠第一個明白過來,魯智深等也醒悟了來。之前他們都忽略了,因為這戰爭之中,屠戮百姓似乎很平常,就是趙宋自個殺起人來也下手無情。魯智深、秦明等都曾經在西軍中效力,很清楚宋軍城寨被党項人攻破,或党項、強人城寨被宋軍攻破後的模樣。
破城之後殺戮百姓,在宋代真的很平常,陸謙是歷史學的不好,不知道正史中童貫伐遼一戰,宋軍以郭藥師、劉光世為前鋒,曾經一舉殺入燕京城,後者幾乎沒有抵抗之力。可宋軍在殺入城中後非但未安撫城中百姓,反而下達了一條錯誤命令:盡殺城中契丹、奚人。
——由此可見遼宋兩國間的真正感觀。
此外,宋兵紀律紊亂,到處酗酒搶劫,引起了城內居民們的強烈反抗,就在此時,蕭後也命令奚王回離保火速回援。
如此,宋軍在城內苦戰三晝夜,外無援兵,僅郭藥師、楊可世及數百士兵僥倖得脫,高世宣等大部將士戰死城內。
“佛有菩薩低眉,亦有金剛怒目;能行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大王仁慈,關愛下,乃萬民之福也。”魯智深先宣一個佛號。
陸謙聽了高興,笑道:“沒有霹靂手段,怎顯菩薩心腸?本王非邀名賣名,只為教下人知曉何事不可為。亦為保塞城內死難的數萬軍民報仇血恨。”
這一句話徹底決定了城外萬多戰俘的命運。
兩日後保塞城內的屍體被清理乾淨,男女老少,數量毫無壓力的超過了兩萬五千,直逼三萬。雨已經停了下,一具具屍體被大火吞噬,人數達萬五之數的戰俘,先是將戰場上的屍體安葬,遼軍的是聚集敵屍,封土而成高冢,簡而言之就是“京觀”。
中國歷史上“京觀”曾經盛行一時,歷朝歷代的史書上也多有這倆字的記載。比如隋煬帝徵高句麗,死難將士遺體就被高句麗壘屍而成京觀,一直到李唐時候才盡毀高句麗之京觀。到了北宋,遼宋交戰時候也多立京觀。1001年,宋遼威虜軍騎兵大會戰,此乃北宋騎兵以少勝多之大捷也。野戰打敗遼國名將耶律隆慶,斬首遼國騎兵兩萬餘,其中包括遼國最精銳的“鐵林軍”,取得宋遼戰爭以來,北宋軍隊最痛快也最漂亮之一戰。戰後,宋軍以用遼軍的屍骨在邊境“築京觀”,向遼國示威。
同理,遼軍在莫州打敗宋軍,遼將耶律休哥將殺死的宋軍屍體築為“京觀”。
就連名將狄青鎮平儂智高後,也在邕州(南寧)用敵饒屍體五千多具築造京觀。
是以,這京觀固然屍骨為山,於後世人眼中有諸多的不壤處,可在如今這時代卻是震懾敵人之慣用法門也。
梁山軍陣亡將士的遺體則被大火吞沒。而後他們就再為自己挖大坑了。
反正就是這般,陸謙已經下令在保塞城外立祠祭奠死難之軍民,劉石六人自然是主祭,城內的其他大官吏,紛紛陪祀。更著人整理城內遇難軍民之姓名,準備專門開闢一間副殿,於牆壁上刻下姓名,以作祭祀。
同時戰場上給陸謙收容的遼軍刀槍兵刃,也將被鑄成多尊鐵塔,鎮壓於京觀和萬人坑上。一萬五千多戰俘啊,名副其實的萬人坑。
這也算是開中國歷史之先河了!(就此帶過,不加再述)
與此同時,梁山軍已經如疾風一樣掃過了安肅軍、廣信軍,兀顏光帶著殘兵狼狽的逃過白溝,但白溝絕不是這一戰的終點。
時間往前推移三兩日,春雨還在淋淋漓漓的下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