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8章 走個劇情,盛京,淺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難,帝王血引缺之不可,偏生就算到了一門之隔的季景西頭上。而楊家女棲落天家之運早年便有跡象,若再添這一筆,兩人又恰情意相投,說一句天意都不為過。
明明就是被這錘死的“天意”激著了……
畢竟是看著長大的親孫,老人家忽然就有些怒其不爭,“勸你凡事莫強求,你還真不強求了,就當真要看她嫁入季氏?我溫氏之人,逆天改命乃看家本事,你……”
“她心之所向,為何要阻?我引她為友,豈會令她為難。”溫子青垂眸,“祖父又希望我承認什麼?”
“……”
兩人並肩而立,聽著風看著雲,良久,溫長風輕嘆一聲,“祖父只是希望你此生行事不留遺憾。”
青年搖頭,“不曾遺憾,亦無後悔。”
那扇門是他親手開啟的,那一步也是他退的,那些尚來不及破土生根的種子、興許存在卻被忽略的心意、偶爾劃過心頭沒能停留的野望、可有可無的未來,都是他坦然自視後做出的抉擇。
溫家子青,一生磊落,不屑於自欺欺人。
“如此,此事祖父不再提。”帝師看了眼天色,“走吧,回京去,好好踐行你的志向。曲寧的族人你想帶便帶,不帶也無人敢指摘,盛京不比曲寧,他們幫不上你什麼,興許還會反過來要你提點操勞,不用管,祖父會為你撐腰的。”
溫家人長久以來跳出紅塵外,一個個活得像謫仙人,想要入世,少不得盟友。此番救楊緒塵,是溫楊兩家二十多年前就達成的默契,楊家承此大恩,未來必會盡心竭力幫助溫子青。論政治謀略,十個溫氏加起來也不敵一個楊霖,有他、以及他身後的楊家,溫家的路會好走許多。
當年的溫長風像個橫空出世的天才,憑著一身才學單槍匹馬闖出赫赫聲名,看似風光無限,實則步步危機。他貴為帝師,卻最終沒能將自家人帶回世人視線,說是入世,到頭來也只有他一人入了世。如今回首半生,他深以為,讓一個封閉太久、只會觀星卜卦的古董世族探出井底迴歸紅塵,實在太難了,非一朝一夕可成。
行百里者半九十,溫長風想,他也不是什麼都沒為後人做,他這一輩子,應該也是給子青鋪了一段路、栽了幾棵樹的吧。
站在桃樹林的入口前目送孫子下山,直到再望不見年輕人的背影,年邁的帝師忽然掩唇劇烈咳嗽,整個人肉眼可見地委頓下來——逆天改命是要付出代價的,這個代價,他捨不得子青承擔。
熱鬧了兩個多月的一丈峰再次安靜下來,這一回的閉峰,比往常任何時候都要來的嚴格而漫長。而下了山的溫子青在曲寧城裡同楊家人回合後,也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季景西與靖陽在驚蟄當日太陽昇起時便走了,一個回京一個回漠北,來時匆匆,走也走得乾脆利落。比起好歹還歇了歇的季景西,靖陽公主是真正一刻不停。她不要命地跋涉,跑死了不知多少匹馬,頂著擅離職守的砍頭之罪趕至嶺南,似乎只為看一眼心上人,看過了,就夠了。
她不敢停留,也不能停留,邊境緊張的局勢在等她,漠北幾十萬百姓在等她。
楊繾送她下山時,問她可有什麼話轉達,靖陽沉默了好長時間,最後也只搖搖頭,說,有些話她更想當面說,幸而以後他們有的是時間。
說這話時她帶著笑,似終年的陰霾終於散盡,日光破雲而出。
事後她同楊緒塵說起這一幕,後者也勾起唇角跟著笑,笑著笑著又慢慢垂眼,輕聲問了句她累不累。沒等楊繾回答,他便又道,定然是累的。
“君瑤乃世間少有的胸有大義者,如今次這般任性的情形僅可有一回,不會再有了。”楊緒塵心平氣和地與楊繾閒聊,“也幸好當時漠北局勢還不到一觸即發的地步,且有人為她擺平了障礙。是景西?”
楊繾不確定,“我沒問,但除了他,也沒別人了吧?”
楊緒塵不由長嘆,“欠了一堆人情債啊……看來只能把妹妹抵出去了。”
妹妹:???
“阿離不知?季景西沒事先跟你說?”對面人故作驚訝,“昨兒燕親王過府提親了。”
話音落,少女手一抖,險些打翻面前的茶盞。
塵世子稍稍一想便明白了,恍然道,“你一連幾日都在國子監幫著山長處理大考事宜,昨日回府時天都跌黑了,一回來就倒頭大睡,也不能怪自己不知。不過好在王爺也是低調造訪,就親事與爹孃通了個氣,正式的過禮還得擇日子。”
……原來不是正式提親,嚇一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