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8章 幾分心思,盛京,淺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說事。”
他多少有點明白了——從帝王角度,自己的朝臣陷敵於京,眼看著叛臣謀反登基卻仍苟活,於國而言的確是某種程度上的“失節”——顯得這個王朝的皇帝在臣子心裡並不是不可取代。
皇帝也是要面子的。
楊霖被他逗樂,“不意外,又如何?失節失節,失的又不是我家的節。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你家如今你說了算,你都不計較,旁人誰敢置喙?至於那完美無暇的忠君之義,待你成了皇帝再向臣子求也不遲,眼下嘛,順著心意來。”
季景西:“……”
我總算知道你們楊家人為什麼總在不經意間說出極為可怕的話了——敢情上行下效。
“我看那個郎御史不爽。”他氣悶,“我的心意就是讓他也不爽。是您攔下了。”
楊霖好氣又好笑:“為父攔你,是因為這個郎志高並非排除異己,他是打心底認為那些陷敵的官員失節了,這等執拗之人,你駁他一次,他跟你槓一百次,不怕麻煩?反倒是後面跟風的那些,圖謀不軌,想的什麼就差寫在臉上。”
季景西有些意外,“您知道這個郎御史?”
楊霖點頭,他對京中官員如數家珍,“你可以把他看做年輕時候的徐翰。”
“……”年輕版的徐衿他爹啊,您要這麼說,我不就懂了?
那可真是耿直固執的一比。
季景西忽然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告別楊霖,臨安郡王回去便將這位郎御史查了個底兒掉,確認他不屬於任何一黨後,心情頗為舒暢地召見了這位耿直得頭鐵的御史。
兩人在書房暢談許久,之後沒幾日,朝中對於“陷敵官吏”們的處置有了結果:按程度輕重,結合這些官吏們穩定盛京局勢時的出力多少,一批人被褫官,其餘人平調的平調,貶官的貶官,剩下的則維持原職,“戴罪立功”,以觀後效。
為顯公正,臨安郡王允許這些官員上奏章自陳。
這之後,又有些小範圍的變動,只是於大局而言夠不上多大影響。
至於郎御史則被季景西提拔,由從七品下一躍為從六品侍御史,算是充分肯定了他這番“一心為了朝廷”的忠心。
皆大歡喜。
——
“……絕了,王爺,沒想到還能這麼玩!臣無以言表,您受我一拜吧。”
秋水苑裡,越貞誇張地朝季景西行了一禮。
一旁的柳東彥亦是讚不絕口,就差擊節高歌了,“了不起,了不起!本來我等還在頭疼如何尋個合適的理由動一動朝中各員,沒想到瞌睡就有人送枕頭!如此以來,該騰位子的騰了,該補上的補上了,藉機放出去的也放出去了,連那群迂腐固執的言官都安撫到位了,人心也順勢拉了一波,真是絕了!不行,我也得向您表達一番敬佩之情。”
說著,也起身一拜。
季景西好笑地看這兩人耍寶,末了才開口道,“是郎御史之功。”
“可別!”徐衿連連擺手,“人郎御史本意可不是這個。郎大人一片赤誠忠心被利用,這般殘忍的真相可千萬別告訴他。”
京中官員上千,從四品上的高官才有多少,普通官吏才是地基,而季景西單這一次“處置失節官員”就動了百名京官!這般大的動盪放在從前,連皇帝都不敢輕易嘗試,結果季景西卻做了。
他不僅做了,還做得特別穩,特別理所當然,以至於原本可能會引起軒然延宕的變動竟然就這麼被按了下去。
儘管官職的調動和交接仍需一段時間才能徹底完成,但路已鋪好,料見不會出大問題。
這是個難得一見的全員接受的結果,而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平衡——季景西並不貪心,反而取捨頗多,此番大批的官職調動,得利的不止他一家,楚王、瑞王、保皇黨、清流一派,皆有所得。
當然,季景西自己得利最大罷了。
從前便說,臨安郡王一脈最大的問題便是朝中根基淺。重臣他們不缺,缺的是位於中下游的官員,而此番變動,恰恰補上了這一的短板。
更難得的是,季景西這次還贏得了朝中那一小部分最迂腐固執之人的好感,這才是最大的收穫。
“也多虧岳父教我。”季景西握住楊繾的手,“應付郎御史那類人,岳父經驗比我豐富,有他從旁看著,本王少走了許多彎路。”
楊繾無奈地回捏他的手指,“你最好一輩子都不要讓郎御史知道你利用他。”
季景西保證,“放心,只要郎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