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章 月明人心,盛京,淺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表哥,而正是太子殿下幾年前力爭為謝氏翻案,讓他謝卓得以正大光明地行走在天地之間,這份恩情,他沒齒不敢忘。
所以他選擇了季珪。
南苑文試,是他給太子表哥、給東宮的一份投名狀。他要贏,贏得漂亮,贏得利落,這一點他做到了。但與此同時,他還肩負著太子殿下交給他的另一份任務,挫一挫南苑十八子的銳氣。
試問,今日文試,哪一位最是銳不可當?
不是裴青,不是顧亦明,更不是楊緒冉楊緒塵。是楊繾。
若是可以,謝卓一萬個不願意對上自己的小師妹。可太子有命莫敢不從,他思來想去,也覺得選師妹最妥當,因為他的師妹知他,心大,從不爭名奪利,不會計較這一場文試的得失。
他唯獨做錯的,是選了書法。
可謝卓依然覺得,既然是他自己做下的決定,無論什麼後果,他都接受。此事怨不得旁人,想來他的師妹還在等一個解釋,而這個解釋,他將親自去說。
想起傍晚時他與太子表哥那一場簡短的談話,謝卓不耐地又灌下一口酒。
太子質問他為何不戰而退,他則反問對方為何一定要針對南苑十八子。而季珪給他的解釋,只有一句話:非我門下,終是威脅。
這句話,謝卓想了很久才想明白。
只怪他入京時日尚短,京城的風起雲湧,朝堂勢力的分配,這些對他來說都太過陌生,莫說信國公,便是連楊緒塵他都沒怎麼問過。
他只知道弘農楊氏千百年來都秉承著中立、忠君、絕不參與黨爭的家訓,知道在這場權力爭奪沒楊傢什麼事。這一點他還是孩子的時候便清清楚楚。
可他不知道的是,在旁人眼中,如今的楊家已不再那麼中立了。
不知何時,南苑十八子被看作了鐵板一塊,七皇子日漸被皇上看重,靖陽公主手掌兵權,五皇子與七皇子要好至極,倒不倒戈不過一句話。而一旦五皇子季琤倒戈,陸卿羽勢必也會跟上,那麼到時陸相也會跟著五皇子的選擇。
其他人呢?
陳澤是江右陳家的少主,江右陳氏是個誰都可以拉攏的棋子,中立不過是暫時,今後如何,還要看家主的態度。
顧亦明,顧家少主。顧家倒是親近季氏皇族,顧亦明的親妹妹還即將嫁予六皇子為妃。可誰敢保證顧亦明這個未來的顧家少主能全心全意成為東宮的支持者?即便支援了,他真的能對自己的同窗翻臉相向?
至於蘇奕蘇襄這兩兄妹,太子殿下倒是不擔心。但蘇襄作為未來的太子妃,她不喜歡誰,太子殿下也願意給她個面子出手整治整治。
裴家裴子玉,裴氏親近皇族不假,但裴子玉這個未來家主卻與七皇子是至交好友,裴家內亂多年,裴青的世子地位始終沒被動搖,這其中說沒有季珏、季景西等人的插手,說出去都不信。
季珪會想看裴子玉上位嗎?並不。
當然,他也想過拉攏裴青,可再怎麼樣,“南苑十八子”這個稱號,都太煩人了,簡直膈應得讓人無法忍受。
司凌、徐衿、季景西、孟斐然,這幾人對太子來說都是從未放在眼裡的。司凌出身低,不過是禁軍統領之子,雖然少年英才,但比起袁錚和靖陽還是差了些。徐衿倒是出身世家,可徐家自己都還沒理清家務事呢。季景西與孟斐然……不提也罷。
還剩下的,就唯有楊家三兄妹了。
這三人,是太子季珪心底最難抉擇的三人。
弘農楊氏世代中立、遠離皇族,這本是件好事。但難就難在,皇帝居然想和信國公府聯姻!
誰聯姻?是嫁是娶?
聽到這個風聲時,季珪簡直恨不得自己從未娶過妻!那可是信國公府的嫡女啊!天下第一世族嫡女,誰不想娶?!可也正是因為那是信國公府的嫡女,才最不可能成為他的續絃,一想到這裡,季珪簡直扼腕死了。
那麼既然他不能娶,其他的兄弟最好也別娶。
排除楊繾,那就只剩下她的幾個兄長了。皇家要嫁哪個公主到信國公府,這人選也是極為重要的,季珪這些日子以來沒少為這個操心。
說到底,南苑十八子他一個都不放心。
此時不打壓打壓他們的氣焰,難道要等他們藉著大考的機會,在天下學子面前揚名立萬,滿載榮譽下山嗎?
季珪等不了那麼久。
月上中天,不知何時,謝卓已經徹底醉倒在石桌前,臨睡著時還在唸叨著要給師妹制一把天下最好的琴。
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