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人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6章 崇聖寺裡的親人,極品吳掌櫃,陶人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爹,你什麼時候教我‘醉仙劍’。”剛剛跑出來的女子正是段和譽最疼愛的女兒段素貞,和王王后溫柔賢淑的大家閨秀不同的是,這個女兒遺傳了段和譽好武的個性,整天鬧著在宮廷裡找人比武,現在她眼中只剩下了爹爹這個喝醉酒就無敵的對手了。
“一個女孩子家家學什麼‘醉仙劍’,還不如多和你孃親多學學女紅,當心你將來嫁不出去。”段和譽還沒說完,段素貞一溜煙就跑了,自己本身就不是那塊料,就像汗牛充棟是讀書人該做的事情,自己將來可是要提著寶劍闖蕩江湖的,浪費時間在繡花上,不如去找幾個皇宮大內的高手切磋一番來得實在。
“公主確實有段家的風采,可惜是個女兒身。”楊才照嘆息了一聲,相比較她幾個孱弱的哥哥,他更喜歡這女子的膽大天真率性。
段和譽反到看得很開:“我現在也很後悔教了她這些,自己那幾個不成器的兒子習武方面的慧根沒有貞兒的千分之一,既然事已至此,就隨她去吧,我這一身所學,總得有個衣缽傳人,更何況祖宗告誡過段氏絕學只傳段氏兒女,如今的局面,算是最好的結局了,只是‘醉仙劍’,我心裡一直覺得彆扭,所以這才沒有傳給她。”
“枉費你那麼聰明的人,難道就不會弄個‘醉仙拳’?”
段和譽只是無奈的笑了笑,首創這套劍法的其實不是姓段的,而是段和譽從一代名醫杜清源那裡學來的,前段時間高泰遠曾經讓自己的八位部將與杜清源切磋劍法,杜清源只是隨手抄起了一根蠻竹為劍,便和八位部將鬥在了一起。
一盞茶的功夫,一擁而上的八人被杜清源點中腕穴,棄劍於地。
後來段和譽問起此事,杜清源雲淡風輕的答道:“學醫必通人體諸穴,通則必準。體穴道,生死一絲間,以針灸治人,生死深淺一分,誤則庸醫殺人不填命。然而神醫不過心細而已。習武亦如是,精曉人體諸穴,點穴小計也。萬事一理,久連則精。”
正因為如此,段和譽更是行醫的高手,只是這個秘密知道的人並不多。
杜清源更是一個個性非常古怪的人,常常睡在大道口,有一次遊順寧,居然熟睡在路邊,群狼拖之。杜清源發覺之後,盡點狼穴,得狼三十餘隻,送給了當地的土人,讓他們飽飽的美餐了一頓。
杜清源更是與董法真、杜文君、煙波道人同稱為‘點蒼四怪’。
段和譽小時候是跟著與中原周侗其名的六鉉大師(六鉉長周侗二十四歲)學習的文韜武略,後來又從與妙澄大師交好的杜清源那裡學習了醫理和‘醉仙劍’,這才有了今日的成就,他現在不僅僅是一個黃袍加身的武林高手,更是有著滿腹治國方略的文人,對於國相高泰遠的咄咄逼人,也許這是一個改變的契機。
崇聖寺,東對洱海,西靠蒼山,曾以五大重器(三塔、南詔建極大鐘、雨銅觀音像、三聖金像、“佛都”匾)聞名於世。
崇聖寺三塔:作為崇聖寺最典型的建築,從遠處看,三塔由一大二小組成,大塔叫千尋塔。千尋塔與南北兩個小塔的距離都是二十多丈,呈三足鼎立。千尋塔高約二十多丈,底寬四丈,為方形密簷式空心磚塔,一共有16級,塔身內壁垂直貫通上下,設有木質樓梯。與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築,造型上也與西安小雁塔相似,為唐代的典型塔之一。
大鵬金翅鳥廣場:在崇聖寺大門正前方的大鵬金翅鳥廣場上,鑄有高四丈的雙面大鵬金翅鳥雕像。大鵬金翅鳥棲息在一朵盛開的蓮花上,昂首引頸,頭頂飾羽冠,頭及尾羽屈起作火焰狀,尾羽鑲水晶珠五顆。廣場上防件亦在雙翅上嵌有水晶珠,整件雕像為純金鑄造,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更顯佛光普照的恢弘氣息。
南詔建極大鐘:鍾極大,徑可丈餘,而厚及尺,其聲聞可八十里。
雨銅觀音殿:崇聖寺的雨銅觀音像鑄成於唐昭宗光化二年,銅鑄而成,高三丈。是一尊鎏金觀音像,頭著寶冠,細腰跣足,左臂下垂執甘露瓶,右臂上舉,袒胸下裹薄裙。雨銅觀音殿前廊有大鐘,天井南北各有一尊小塔,大殿的漏閣**地母神,大殿對面還塑韋陀菩薩。
崇聖寺有數位大理皇帝在這裡出家,段和譽只要每次走到廣場上,都會忍不住心潮起伏一陣,也許這裡才是自己真正的家吧。
阿嵯耶觀音閣前的九龍浴太子幾乎集合了當世所有能工巧匠的智慧,細白麻石、莆田青草石雕刻的九個惟妙惟肖的巨型龍頭呈現出眾星拱月之勢,九龍中心的蓮花臺上站立著一位用漢白玉大理石雕刻而成的人形太子,巨型龍頭時不時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