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線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3部分,天可汗 西風緊,西門線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邊的價格算東西,便不只買這些人……”

楊我支在長安生活的時間比較長,一說起這些東西就如數家珍,“又說織物和糧食,唐朝實行三河法後漕運力提高,長安米價雖然照樣比東都等地貴,但有所回落。我回來之前,一石米市值一百五十文,十億錢能買米六百六十多萬石(約四十七萬噸)……絹二百五十文一匹,那些錢便能買絹四百萬匹。”

眾突厥人聽罷楊我支的計算,頓時譁然,默啜也愕然道:“六百六十萬石米……”他隨即笑道:“晉王出手挺大方呀!”

何煦默然,其實和發動戰爭比起來也不算多,兵部要發動一場中型規模的戰爭,軍費預算至少十億,還不算人員傷亡和地方上被破壞後的經濟損失。而且何煦心裡也清楚:不給予突厥人足夠的利益,怎麼能讓他們動心,而五十億或許只是一個畫餅,薛崇訓說的是“五年內”。

默啜果然已經很動心了,眾突厥人對唐使的目光也友善了許多。彷彿這倆人不是血肉做的,而是金山閃閃的金銀化身。

在巨大的物質利益誘|惑下,之前大戰死傷的那些突厥人在默啜眼裡就算不得什麼了。

這時何煦又道:“分期付款。”

“啥?”默啜茫然道,“啥叫分期付款?”

何煦解釋道:“將五十億分作五年,每季交付一部分,五年予清。這樣做是防止邊境出現意外,就是說如果可汗一旦率兵進攻我州縣,和書上的條款將因此破壞,朝廷也就不需要再繼續向可汗輸款了。”

到現在薛崇訓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用錢換和平。

許多突厥貴族已經把|持不住,紛紛用突厥語對默啜說道:“如果唐朝真願意給那麼多東西,強過咱們自己去劫掠。”

“我們出兵要攻城攻鎮,自己也要死傷,大軍出動糧草牛羊要費不少,如果唐朝自己送我們需要的東西上門,也省去了許多麻煩。”

“銅錢我們拿來沒太多用,讓他們換成繒絮、鐵、鎧甲、兵器、牛羊和糧食!”

“得到了唐朝的物資,我們可以趁此機會滅掉北方的鐵勒諸部落,這些人常常在背後搶劫我們的牛羊馬匹,燒殺我們的帳篷子民,對可汗很不尊敬。”

默啜抬起手製止眾人的議論,回頭打量著站在中間的唐使。唐使何煦進來一直都是說的漢語,正好默啜和他的不少大臣都懂漢話,便不知道何煦懂不懂突厥語。默啜便道:“大家要沉住氣,不要給點好處就忘乎所以,讓唐朝人笑話。此前張仁願承諾了我們那麼多好處,結果呢?”

“可汗英明!”

默啜用漢語對何煦說道:“你說的話是晉王的意思?他說話算話?”

何煦掏出一封信來:“晉王親自蓋印的書信,我只是轉述他的話。至於晉王說話能不能算數……”顯然這個問題是不言而喻的,太平公主和他的兒子專權,不僅唐朝國內人人皆知,周邊這些汗國也關心超級大國的政治,大多也是清楚的。不過現在中國的國號依然是唐,何煦不能明說這個問題,便藉口道,“晉王是得到了朝廷允許的,可汗儘可放心。我中國崇尚忠信禮儀,絕不會輕易失信於他人,兩邦既要簽訂國書,可汗還有什麼疑慮呢?”

默啜沉吟了片刻,說道:“金山公主不能嫁到草原上來,得另外選個公主嫁過來,咱們結成親戚才便於言和相好。”

何煦忙道:“和親大事,非我等可以答應的,可汗應修國書到長安,請陛下及朝臣定論。”

默啜笑道:“讓晉王給口話就行了,他這點事都做不了主,誰信呢?”

何煦道:“我出發之時,晉王未提及和親之事,請可汗另派使節至唐商議。”

默啜回顧左右,嘲弄唐使道:“這人過來和我談條件,什麼都做不了主,我和他談什麼?你下去侯著,待會給你訊息。”

何煦只得執禮告退,有突厥官吏帶著他出帳安頓。

默啜轉頭看向兒子楊我支:“這事兒如果可靠,得要你過去和他們談。”

“兒臣覺得唐人要議和多半是誠意的。”楊我支一面思索一面分析道,“近兩年唐朝在河隴地區與吐蕃至少有兩次大戰,每次動用兵力不下十萬,民夫不計其數;在西域也有幾次大小用兵;洛陽起兵一次,用兵數萬;聽說在西南和南詔也有過戰爭,具體情況不明。又加上太平公主生活極其奢|靡,宮廷中五日一大宴三日一小宴,還大興土木修建華清宮。兒臣無從知曉長安朝廷內部的帳目,但估計他們是入不敷出了,又不敢對士族加稅激起反抗,恐怕無力再對我突厥汗國發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