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線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3部分,天可汗 西風緊,西門線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戰。如果坐視我國襲擾西北或河北地區,太平黨的臉面無存……以此看來,至少近一兩年他們是誠意要和的。”
默啜點點頭道:“五年五十億,每季給付?咱們眼前只能拿到兩億五千萬錢。你去再和他們談談條件,爭取第一回就交付半年或一年的東西,咱們有了這批支援,一等到秋天就先去把鐵勒諸部給滅了!”
楊我支道:“兒臣定然竭盡所能。”
默啜又道:“要糧食和盔甲,咱們要打鐵勒最需要這兩樣東西!”
外交的事兒又交給了楊我支,這個人通曉唐朝,是不二的人選。默啜同時給予唐使承諾:只要議和成功,得到第一批好處後就返回草原遣散軍隊,放棄對唐朝邊境各地的威脅。
……
薛崇訓顯然是早就打定主意要議和,戰役剛一結束就先派出使者過去找默啜談判,然後才帶領軍隊去西城修整。
他也沒辦法,張說想盡辦法才調動了三萬軍隊及一批軍械糧草北上,別說兵不夠,就是這安北鎮所在的幾萬人繼續打下去軍需消耗也是個大問題。此時大唐的實力不是不強,關鍵是周圍有很多地方需要佈防和備戰,運輸和戰爭準備所消耗的國力也比遊牧民族大得多。
但他認為唐朝真要進入戰爭狀態,戰爭潛力還很大,能量完全沒有挖掘出來。不過他不敢對國內施壓,會影響統治的穩定。畢竟這時候的外部壓力並不大,沒有哪股勢力能達到威脅帝國存亡的地步,不要命地發動戰爭根本沒必要。
薛崇訓的軍隊進入西城的時候,只見有好幾處城牆都塌了,城池附近有許多屍體,軍民正忙著挖坑和搬運屍|首,一片悲慘的景象。
張五郎等大將見此情形,或許想起薛崇訓還要送物資給突厥人的事兒,幾個人便唉聲嘆氣很失落的樣子。
騎在馬上的薛崇訓便回頭問道:“嘆什麼氣?”
大家也知道這是沒辦法的事,張五郎便答道:“沒什麼,只是見西城傷亡很大感到痛心。”
薛崇訓道:“河套地區本就是水草肥美之地,遊牧民族都想要的地方,現在這裡卻駐紮著我們的部隊,在各朝各代比起來算好的了……有些朝代喪權失地,屠|殺輒以百萬千萬計,人就是這樣的有啥辦法?世上沒有太多完美盡如人意的事。”
“薛郎所言極是。”張五郎道,“等休養一些時候緩過氣兒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