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2部分,兵臨天下,孤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忙道:“我們打算去三水縣,或者東去上郡,和烏桓王匯合。”
“三水縣破舊矮小,連狼都防不住,怎麼能抵禦漢軍進攻,不要去那裡,去上郡可以,我會讓長子劉猛率軍隊護衛你們前去,然後我親自率軍南下,去和漢軍作戰。”
邊庶大喜,匈奴居然沒有吞掉他的婦孺,簡直是意外之喜,他連忙施禮道:“一切聽從賢王安排。”
劉去卑陰陰一笑,對站在一旁的長子劉猛道:“你可率一萬獨孤部勇士護送烏桓人老弱去上郡投靠魯昔,然後你就留在上郡,協助烏桓人抵禦漢軍北上,聽到了嗎?”
劉猛無奈,只得躬身道:“我知道了!”
下午,劉猛率領一萬騎兵護衛著烏桓數萬老弱婦孺開始向東撤離,向數百里外的上郡而去,而劉去卑則率領數萬騎兵繼續南下,不過這一次他放慢了速度,他並不是真的要和漢軍決戰,而是旁觀漢軍和烏桓人之戰,然後他伺機而動,兩天後,劉去卑率軍在距離蕭關約百里外的一片曠野裡紮下了大營
赤寧率數千烏桓軍在北逃時連續遭遇漢軍騎兵阻擊,損兵大半,最後只有一千餘人逃脫漢軍阻截,跟隨著赤寧如惶惶喪家之犬,向上郡方向逃去。
漢軍隨即佔領了蕭關,俘獲烏桓士兵四千餘人,戰馬近萬匹,牛羊十餘萬隻,同時又佔領了高平縣,但漢軍卻不再繼續向北進發,而是重新修葺強化蕭關防禦。
劉璟接受了賈詡的勸告,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並派出了數十支斥候小隊去北面打探訊息,畢竟塞北最強大的敵人不是烏桓,而是實力強勁的匈奴人,還有象毒蛇一樣盤踞在北地郡的羌人和氐人,漢軍不容有半點閃失。
由於漢軍發動了奪取蕭關的戰役,對周圍一帶住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兩千餘戶以農耕為生的漢民和漢化烏桓人並沒有跟隨邊庶北撤,而是選擇了留下。
但戰爭的陰雲已籠罩在關內,關外的漢民和漢化烏桓人紛紛向蕭關蜂擁而來,每天大量的民眾扶老攜幼進入蕭關,向關中逃難。
劉璟負手站在關城上,望著城下絡繹不絕的難民逃入關中,他心中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極可能匈奴人已經出動了,這時,一隊斥候騎兵從北方疾奔而來,奔至關城下大喊:“啟稟殿下,發現匈奴人的敵情!”
第二卷江夏 第816章 初戰匈奴
斥候進了關城,施禮稟報道:“啟稟殿下,在六十里外發現匈奴軍主力,約有六七萬騎兵之多,但他們沒有南下,而是駐紮下了大營。”
這個訊息有點出乎劉璟的預料,他沒想到匈奴騎兵會來得這麼快,剛剛奪取蕭關,匈奴軍便出現了,這時,劉璟忽然想起一事,連忙問左右道:“馬岱騎兵回來了嗎?”
“回稟殿下,他率軍去追擊烏桓人,尚未歸來。”
劉璟當即取過一支令箭,遞給斥候軍侯,“去尋找馬岱將軍,令他立刻回軍,不準再與敵軍作戰。”
“遵令!”
斥候軍侯接過令箭,快步向城下奔去,劉璟望著一隊斥候向北方奔遠,心中著實有點擔憂,他沉吟一下,又對身邊侍衛道:“速去將賈軍師請來。”
不多時,賈詡匆匆趕來,躬身道:“參見殿下!”
“軍師請免禮。”
劉璟便將斥候發現匈奴軍主力的情報告訴了賈詡,賈詡眉頭微皺,他也沒有料到匈奴騎兵來得如此之快,他想了想道:“這個劉去卑我在二十年前和他打過交道,此人雖是胡人,但長期混在中原,對中原的情況很瞭解,而且非常狡猾,凡事以利字當頭,當年他護駕受封后,曹操又令他去追擊李催殘部,他卻以兵力睏乏拒絕了,因為李催輜重已被曹操所得,追擊李催殘部無利可圖,他駐兵六十里外,恐怕也是在謀算自己的最大利益。〃
劉璟沉思片刻道:“軍師的意思是說,劉去卑其實是想坐漁翁之利?”
賈詡緩緩點頭,“一定是這樣,他要等我們和烏桓人兩敗俱傷後才會出兵,那時不僅是要對付我們,同時也會吞併烏桓人,但他又害怕烏桓人投降我們,所以才在六十里外督戰,一旦烏桓人有投降之意,他就會立刻進攻烏桓,如果我沒有料錯,他一定已派心腹去監視烏桓人。”
劉璟凝視著北方,有些憂心忡忡道:“我很擔心馬岱和他的騎兵,他們去追擊赤寧殘軍未歸,若他們被匈奴巡哨探到,匈奴人就不會那麼輕易讓他們回來,我必須要去接應馬岱。”
“可以去接應馬岱,但殿下不能涉險,可以讓龐德率領騎兵去接應。”
劉璟點點頭,立刻回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