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看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部分,中國檔案--高層決策寫真(全本),隨便看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親自過問,僅此一端,便可見李風不用揚鞭自奮蹄的吃苦耐勞精神。牛得不光很有牛勁,而且牛得很是地道了。

兼之李風在做事上,偏又少了一種牛的粗枝大葉,多了一種唯美主義傾向,對自己嚴格得近乎苛刻,總想將周圍舉凡大事小事,雞毛蒜皮,都做到位,才算是功德圓滿。所以每逢這時候,李風都恨不得變個牛魔王,有通天徹地的本事,身上長出三個牛頭十二雙牛腿,忙得屁顛屁顛的,就連鐵扇公主也顧不上理睬。

說是李風燕爾新婚之夜,依香偎玉之時,一時高興,便跟新婚的妻子信誓旦旦地保證說,從結婚這天開始,我要把所有的工作都留在八小時做,然後下班回家來陪你,當時妻子感動得不知說了多少甜言蜜語,給了李風多少個香吻。

可是事過之後,李風卻不由自主一頭扎進工作裡,忙得四腳朝天,連家也回不去,一個星期,才有機會和妻子在一起吃一頓飯,一個月才和妻子有機會過一次夜,氣得妻子不住地埋怨,拿李風新婚之夜的保證要挾李風,李風無言以對,只好訕笑而已。

好在李風的鐵扇公主,從小就讀得一手的好書,一不留神,就讀到美國去了。

剩下李風一個留守男士,真就成了一個牛魔王,樂得逍遙自在,索性一頭扎進工作裡,再不肯出來,連個定時聯絡的熱線電話也常常忘了給鐵扇公主打,常常被夫人的芭蕉扇扇起的小涼風吹得時常感冒。

以至連許多記者也為李風叫屈:李風這人太累自己了!

別人說歸別人說,李風自己覺得不虧,這就足夠了。

李風是個明白人,心裡有一杆秤,比方老播,在李風心裡和嘴上,便很有些斤兩,不時要說起,尤其是談到淮河報道時,更是如此。

第一次見面,李風就和我說:你該見見老潘,不過,老潘在淮河行動後累得犯了病,現在還住在醫院裡養病,恐怕一時半會你還見不到他。

王厲子在一邊馬上插嘴說:你來之前,李風剛出院幾天,淮河行動後“新聞30分”累趴下一大撥人,李風更是禍不單行,兩個多月時間,動了兩次手術,先是割去了闌尾,後來連他的膽囊也讓人家給摘除了!

對自己在淮河行動時不慎生病的事,李風似乎很有幾分不好意思,自我解嘲地笑道:你看,我這人本來膽子就小,現在可好,連膽也沒了!

記得李風是這樣向我說起老潘的綽號潘淮河的。

李風很幽默地笑著說:老潘是負責跑環保新聞的,動不動就報道汙染的事,所以當時大家都叫他活汙染,中央下決心讓淮河變清,救了老潘,大家改叫他潘淮河。

據說老潘聽了咧著嘴樂,說:潘淮河比潘汙染好聽!

首屆中華環保世紀行對中國的汙染問題和淮河的汙染問題都投下了至關重要的一瞥,就那麼蜻蜒點水走馬觀花,簡單而隨便的,甚至有點漫不經心的一瞥,便幾乎使上上下下所有的人們都嚇了一跳。

那時的人們對中國的環境保護問題還所知甚少或是懵懵無知,而對那時還在悄悄腐爛發臭的淮河投下最先一瞥,並透過新聞聯播廣而告之的新聞人,便是現任中央電視臺“新聞30分”的製片人李風。

李風是人大新聞系首屆廣播電視專業的高材生,大學四年當了兩年班長,畢業後分到中央電視臺新聞部工作,去淮河前,是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孩,年齡雖然不大,卻已經擁有了四度春秋的電視新聞記者的生涯。

據說到中華環保世紀行組委會領任務那天,中央電視臺的記者們都去晚了一點,選題被先到的記者挑撿一回,把感興趣的都選走了。剩下的幾個選題中有一條很是吸引了李風。那個選題事實上只有沒頭沒尾一句話,大意是——河南境內有一條小洪河,因為近年來河流被上游工廠嚴重汙染,兩岸農作物連年減產,每年造成上億元的農業經濟損失。

李風當時迷迷糊糊鬼使神差地就要了這個選題。

我問李風,是不是一種職業性的敏感,使你捉住了這個重大選題?

李風是個老實人,對撒謊有一種本能的厭惡,自然是老老實實以誠相告。

那時李風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淮河,環保局提供給他們的選題,通篇也沒有提淮河這兩個字。當時他們只知道河南境內有一條小洪河,髒得厲害。

去了以後他們發現小黑河也髒得厲害。

後來他們順著小黑河和小洪河一路追下去,追了好長時間,才追出條淮河,這才明白,敢情小黑河和小洪河,都是屬於淮河流域的支流。

在調查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