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九章 另類的鳳州城(下),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史府;另一方面,從南門到刺史府的道路算得上是鳳州城內最繁華的地段,兩邊民房遠比其他區域密集,既方便守軍利用民房的建築材料和傢俱物品設定一道道障礙,又有利於他們隱蔽行蹤、偷襲周軍。再加上,能夠被安排來保護刺史府周邊和必經之路的均是契丹軍中悍勇、敢死的精銳,輕易不會言退。是以,翁鐘的中叢集每前進一步都要經過激烈戰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待到他率部衝到刺史府門外並將整座府邸團團包圍時,中叢集的傷亡已經超過二百人(其中“飛龍軍”達到三十餘人)。
如此重大的傷亡,令翁鍾在心疼的同時亦是血貫瞳仁、惱怒不已。要知道,前些天左路軍進攻同樣設防嚴密的祖州,整場戰鬥打下來,其傷亡總數亦不過三百餘人,其中“飛龍軍”也只有四十餘人。而今天打鳳州,光自己指揮的中叢集的傷亡就已經達到祖州之戰時的近七成,傷亡總數超過祖州之戰已經毫無懸念。如此戰績,就算最終拿下鳳州,他翁鐘的臉上只怕也沒有什麼光彩。所以,也就難怪這傢伙會怒氣沖天了。
心中羞惱,再加上刺史府周圍民房中的平民百姓已經被全部清空,不用再顧忌會不會誤傷平民百姓的問題,是以包圍完成併發出要府內人等即刻投降的最後通牒一柱香時間卻沒人回應後,翁鍾便毫不客氣的下令中叢集集中所有的迫擊炮對刺史府進行猛轟,並讓部分臂力出眾的“飛龍軍”兵士向裡面投擲手榴彈,頃刻之間便將整個刺史府籠罩於濃煙烈焰之中。
要說這趙匡符雖是漢人,對契丹朝廷的忠心卻不亞於祖州的耶律沙。而且,與耶律沙只是一味防守,最終被困石室坐以待斃不同,趙匡符表現得更加悍勇。眼見周軍開始猛烈轟擊刺史府,他並沒有坐著等死,而是在親手斬殺了自己的家眷後,與前來增援的那名契丹將軍一起,率領著一眾親兵家將及退守府內的部分契丹兵士衝出府門,殺向周軍。
面對早已嚴陣以待的周軍,趙匡符這種飛蛾撲火式的自殺衝鋒自然不會有任何效果。不過片刻工夫,他和那名契丹將軍以及他們的四百多名手下便被對面的“飛龍軍”步兵和“保安軍”弓弩手射成了馬蜂窩。
未時初,鳳州刺史府被攻克。然則,攻克刺史府、擊斃趙匡符並不意味著鳳州的戰鬥隨之平息。畢竟,有趙匡符這樣悍不畏死的長官,其手下的兵士自然也不會是貪生怕死之輩。再加上那兩千前來增援的宮帳皮室軍同樣是勇悍敢戰之士。是以,儘管失去了統一指揮,鳳州城內剩餘的契丹守軍依然各自為戰、負隅頑抗,就算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毫不退縮。
這場激烈而又不失悲壯的巷戰從中午進行到了下午,又從下午進行到了晚上,大規模的戰鬥才告一段落。而直到第二天清晨,鳳州城內的某個角落還會傳出一些零星的槍聲,或者一陣激烈而又短暫的喊殺聲。
建隆七年陰曆五月十二午後,隨著最後一小股頑抗的契丹士兵被全殲於城內一處偏僻的院落之中,歷時將近十四個半時辰(二十九個小時)的鳳州攻防戰才算徹底宣告結束。此戰,大周北伐中路軍以傷亡七百餘人(其中“飛龍軍”近百人)的巨大代價,全殲城內契丹守軍五千餘人,奪取了進軍長春州道路上的最後一座城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