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章 背約,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管隊”這類非軍事力量,而沒有調動和指揮軍隊的權利。
眼見這位趙知府對自己的請求只是一味搪塞、敷衍,張能更加相信自己之前判斷的正確性。唯今之計,也只有速將北平軍這邊的情況報與叔父知曉,以便其能早做打算了。
得到張能傳來的訊息後,張永德的反應可想而知。懊悔、自責、憤怒、仇恨,種種情緒不一而足。只是,這世界上是沒有後悔藥賣的。無論他現在的情緒如何,自己以及張家滿門所面臨的困局都必須要進行破解和應對。因此,在心中將北平軍以及當初向自己建議與北平軍聯手的族侄張能痛罵了無數遍後,張永德還是不得不把心思放回到與朝廷征討大軍對抗的問題上來。
經過一番權衡與考慮後,張永德決定放棄之前固守城池的打算,而轉主動出擊,利用朝廷征討大軍遠道而來、人困馬乏、立足未穩的時機,率己方兵馬對其進行突襲,打亂其部署、打擊其軍心士氣,以增加己方將士與對方抗衡到底的決心與信念。
張永德的設想自然是好的,可正所謂“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面對洶洶而來、與其一樣身經百戰、智勇雙全的趙匡胤率領的後周精銳禁軍,張永德就算再能打、再善戰,憑其手下這支地方藩鎮兵和臨時徵召的青壯組成的烏合之眾又怎麼可能戰勝對方。結果,從陰曆二月初到二月中,張永德所率鎮寧軍三戰三敗。不但沒能擊退後周朝廷的征討大軍,反而損兵折將、士氣低落。更令張永德這邊雪上加霜的是,負責防守滑州的另一名義子張存信,眼見己方節節敗退,根不是朝廷對手,一方面對自己的前途憂心忡忡,另一方面也是因之前自家義父了向北平軍借兵而毫不猶豫的犧牲掉義女張燕的做法令其心寒。結果在對張永德已經完全失去信心與信任、決定離開張永德集團、轉投趙匡胤集團,並給對方獻上一份見面禮而偷偷跑到滑州當說客的張燕胞兄張飛的說服下,張存信當即倒戈,與自己的義弟一起向趙匡胤獻城投降。如此一來,張永德便不得不憑藉一座孤城與遠比其強大得多的後周朝廷做困獸之鬥了。
顯德九年陰曆二月十八,趙匡胤率後周朝廷討逆大軍抵達澶州城下,將這座孤城團團圍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