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六章 “黃袍加身”(三),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顯德九年陰曆三月初五傍晚,趙匡胤所部大軍抵達距離京城開封五十里的陳橋驛,並在那裡安營紮寨。當晚,趙匡義和張飛二人分別趙匡胤帶來了訊息。
趙匡義自前幾日秘密離開大軍後,一路快馬加鞭,只用了兩日便趕到京城,並在城中趙匡胤心腹親信、“義社十兄弟”之一的楊光義,以及許新生的接應下,順利潛入城內自家府中。隨後,其又在楊光義和許新生的幫助下,趁夜將自家一眾家屬親族暗地轉移到趙匡胤信任之人主持的定力院中藏身。待到家人安頓妥當,趙匡義便又連夜潛出城外,趕到陳橋驛這個趙匡胤大軍的必經之地上與自家兄長會合。得益於事先計劃的周密,以及城內自家心腹親信的協助,所以,無論是從轉移家人的過程來看,還是從最後的結果來看,趙匡義這趟京城之行都稱得上是成功的,甚至是完美的。
與趙匡義此行極其順利的完成了自家兄長交給的任務相比,張飛這邊的任務卻辦得磕磕絆絆、非常棘手。正打算在新主子面前露一手、顯示一下自己及手下能的張飛,才剛下令“飛燕堂”在瀛、莫、易等趙匡胤要其重點關注的各州分堂加緊對當面北平軍動靜進行打探,還不等這些接到指令的分堂有所動作,便幾乎同時遭到了不明勢力的突然襲擊。儘管這些分堂的探子也進行了一定的抵抗,而且其中部分分堂的反抗還非常頑強。可一則襲擊來得非常突然,“飛燕堂”這邊倉促應戰,始終處於被動。二則,對方在人數上又佔有絕對優勢。這樣一來,“飛燕堂”各分堂也就無可避免的在這次突如其來的對抗中完全處於下風,只能勉強進行招架。結果,不過短短兩天時間,“飛燕堂”各分堂便損失了超過一半以上的人手。其中,一些分堂更是因應對不及而全軍覆滅、無人生還。而那些還儲存了一些實力的分堂,了避免重蹈其他分堂被全殲的覆轍,也只得連連後撤,以此來自己爭取一些重整與恢復的時間。隨著前沿分堂的後撤,“飛燕堂”對北平軍可能的南下行動的打探與監視行動自然也就無力維持、徹底中斷。至此,在北平軍面前,趙氏集團實際上已經變成了聾子、瞎子,失去了先機。
突然的襲擊、巨大的損失,對剛剛因受到趙匡胤看重、打算憑藉此番對北平軍的監視行動立下功勞,鞏固自己在趙氏集團中地位的張飛來說,不啻當頭一棒,當即就把他給砸暈了、砸懵了。待到頭腦略微清醒了一點後,驚懼與恐慌的情緒也就隨之而來。因張飛很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夠得到趙匡胤的器重與攜,說服張存信歸降自然是一個原因,而更重要的卻是自己手中這支密諜力量。這支力量強,自己在趙匡胤心中的地位就會越來越穩固、也會越來越高。而一旦這支力量被削弱乃至潰不成軍,那自己在趙匡胤心裡也就失去了利用價值。雖說對方或許還會看在自己勸降張存信的功勞上繼續將自己留在趙氏集團中,可在對方眼中,自己的形象也會可以依仗的股肱之臣,變成乞求庇護與施捨的可憐蟲——這是張飛絕不願意看到的。
因此,當訊息傳來,自己面前只有如實相告和謊言欺騙兩種選擇時,了自己現在的地位、了自己在其他趙氏集團成員面前活得有尊嚴、了那雖然機會渺茫,卻又並非完全不可能實現的榮華富貴夢,張飛把牙一咬、心一橫,最終還是決定鋌而走險,用矇騙來保住自己現在的身份地位,並去賭一把日後的富貴前程——當然,在決定冒險的同時,張飛也自己事先安排好了退路。一旦事情敗露,他便可以在心腹手下的接應下一走了之、消失得無影無蹤,讓趙匡胤自己去應付那如狼似虎的北平軍。如此一來,趙匡胤從張飛這裡得到的訊息便是尚無北平軍大軍調動的跡象,“飛燕堂”各分堂正加緊打探,並及時回報,以保證此次監視行動萬無一失。
有了趙匡義和張飛報告的這兩條訊息,趙匡胤既沒了對家眷安全的後顧之憂,其對北平軍可能干擾、阻礙自己成就“大業”的最後一點擔心也隨之煙消雲散。就在大軍駐紮陳橋驛的當天晚上,趙匡胤再次將軍中的一眾心腹親信召集在一起,即將進行的“大業”做最後的準備。
趙氏集團的秘密會議結束後不久,趙匡胤便命人擺下酒宴,以前慶祝自己及眾人立功受賞、加官進爵藉口,將軍中所有夠級別的將領全都請來,與自己一起開懷暢飲。或許是即將回京受封心情高興、或許是成功平滅張永德感到心裡痛快,總之,在那些非趙氏心腹、嫡系的將領看來,當晚的趙匡胤及與其一同飲宴的心腹親信喝得是相當酣暢、相當儘性。以至於作被眾人敬酒最多的宴席主角,他們的趙點檢、趙太尉最終被徹底灌倒,要手下親兵給抬回館驛寢室中休息。
趙匡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