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江州之變,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自武昌繼續東進後,曾志林所部便全部水運變成了水陸兩路並進,而自陸路而行的部隊在速度上是比不上順流而下的水上兵馬的。所以,在離開武昌後,西路軍就此一分二。沿陸路而行的主力部隊依然曾志林統率,快馬加鞭趕往江州。而走水路的江防第一艦隊主力以及輜重、浮橋部隊則江防第一艦隊副都指揮使何海生負責指揮,藉著順風順水的好時機扯起滿帆,以遠快於陸上主力的速度,風馳電掣一般的直奔蘄陽,以便能夠按時接應中路軍渡江。

建隆三年陰曆三月十五傍晚,何海生率水路部隊順利抵達蘄陽江面。佈置好船隊防禦後,何海生便帶著幾位親隨棄舟登岸,去江北拜見已經在這裡等待了快一個白天的徐紹安,商討中軍路渡江事宜。儘管任務緊迫,留給自己渡江並攻克江州的時間並不多,但出於安全和高效的考慮,徐紹安還是接受了何海生的建議,決定大軍暫時休整一晚,第二天再進行浮橋的搭建和渡江行動。

建隆三年陰曆三月十六清晨,在江防第一艦隊艦船的護衛下、在熟悉浮橋設計、使用的督架官指揮下,數百艘巨型載舟和數千具巨型竹筏在船伕、水手的操控下漸漸排成一字長蛇陣,並經數量眾多的工匠按照之前的設計將其一一連線、固定,最終成一個整體。

於在南征之前,相關的船伕、水手、工匠已經在嶽州江邊進行過多次的演練和實際操作,所以將近一千五百米長的巨型浮橋從分散狀態到連線成形、具備渡江功能,前後僅僅用了一天時間。至建隆三年陰曆三月十七傍晚,徐紹安所部兩萬九千餘人及大批輜重均安全渡過長江,向江州方向推進。

早在李煜下旨沿江各州縣嚴加戒備,以防周軍進攻時,江南江州刺史謝彥寶的心裡便有些不踏實起來。待到聽說周軍真的開始南征,特別是得到武昌失守、楊守忠獻城投降,周軍直衝他的江州而來的訊息後,謝彥寶就變得更加忐忑不安且心神搖動,開始有了效法楊守忠的念頭。如今,眼見那座在江南君臣眼中根不可能被搭建起來的浮橋已經穩穩的橫跨於大江之上,大周前後近七萬大軍正一步步向江州逼近,其前鋒距離州城更是隻有不到一百五十里,謝彥寶心中卻是再無半點猶豫。這位深受李煜信任的江州刺史轉眼間便將拒城死守、以報君恩等等“不合時宜”的想法拋在腦後,決定學習自己的同僚楊守忠,並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等與周軍接戰、更不等周軍架炮攻城便獻城投降。

不過,決定投降是一回事,要將其付諸實施卻並不像做出決定這般簡單。謝彥寶雖江州刺史、地的最高軍政長官,可真要舉城投降,也不是憑他一個人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說了算的。畢竟在這城內還有其他大小官吏、還有掌握兵馬的指揮使、指揮副使等人,若不能徵得他們的同意,光靠自己一個人也是不可能順利將周軍迎進城裡來的。於是,就在得到周軍渡江訊息的當天下午,謝彥寶便將一眾手下召集到自己府中,商討投降事宜。

原按照謝彥寶的估計,面對武昌楊守忠獻城投降、周軍完成在他們眼中根不可能完成的架設浮橋壯舉、數萬大軍氣勢洶洶直撲江州的局面,手下的文武官員們就算沒被嚇破膽,主動出投降的建議,至少也會同意自己獻城的想法。可出乎謝彥寶意料的是,其“開城投降”四個字才說出口,那邊廂卻已然激怒了江州指揮使胡則。

胡則挺身而起,怒斥謝彥寶道:“吾等歷世受李氏君恩,如今國難當頭,正是吾輩盡忠效死之時,安可一己之私而棄社稷於不顧。汝欲效仿楊守忠,吾等卻不願隨汝去做那背主求榮、棄土求生的齷齪行徑。況且,想那楊守忠雖獻城投敵,卻也是經歷了白沙灘之戰、周軍炮火轟擊城池之後自知不敵,方才投降。而謝刺史你卻未戰而欲主動獻城,較之楊守忠更加不堪,吾等豈能聽從。”

說著,胡則轉向身邊一眾將校,問道:“不知諸位同僚以胡某所言對也不對,願不願意與胡某一起國盡忠、以死謝君恩?”

胡則話音才落,旁邊的副指揮宋德明及一眾校尉便齊聲回應:“胡指揮所言極對,吾等願與胡指揮一起國盡忠、以死謝君恩。”

眼見宋德明等將校鼓譟而前,謝彥寶便意識到情形不對,連忙呼喚手下親兵將胡則和宋德明拿下。只是,不等他的親兵動手,宋德明等人已經一擁而上。眾人先是一頓拳打腳踢、刀砍斧剁,把根不是對手的謝府親兵趕散,而後便衝進謝府的後堂內室,將在此藏身的謝彥寶揪出來,一刀砍成兩半。

這邊才斬殺了意欲不戰而降的謝彥寶,那邊在一眾將校的擁戴下,胡則便馬上被推舉江州刺史,號令肅然、莫敢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