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四章 林仁肇的悲哀(下),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有人送上枕頭’,咱們這邊剛透過以‘借刀殺人’的法子除掉林仁的決議,南唐那邊就非常配合的把刀把子送到咱們手中來了。”
見在座的其他幾位委員對自己這番話很是疑惑,張維信忙解釋道:“根據前世史書記載,在穿越前的那個時空,林仁肇便是死在了這位出使北宋的韓王李從善給李煜上的一封密摺上。在那個時空裡,基於和咱們現在同樣的原因,宋太祖趙匡胤對林仁肇這員勇將也很忌憚。因此,藉著李從善出使北宋的機會,設下了一條反間計,故意讓李從善看到掛在自己宮中的那幅派人從林府偷來的林仁肇的畫像,並表示得此人歸順相助,大宋不日便可揮師江南、一統天下。而李從善在看到那幅外人不可能得到的逼真的林仁肇畫像之後,便認定林仁肇必定與北宋進行有染,欲對南唐不利。在自己被趙匡胤強留在開封不能返朝的情況下,李從善便派自己的手下心腹親信帶著自己參劾林仁肇的密摺偷偷潛出開封,往金陵去送信。
李煜在接到自家兄弟的密摺後亦是深信不疑,毫不猶豫的便將林仁肇從南昌召至金陵,並不加任何解釋的賜下毒酒,命對方自盡。‘不教而誅’令林仁肇根沒有給自己辯解的機會,只得盡一個臣子的分,遵照‘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準則,飲鴆自殺。所以,兄弟我說,此番李從善出使開封,就等於是將殺林仁肇那把刀的刀把交到咱們兄弟手中——哪怕他這次出使在時間上比前世早了近十年。”
“如此拙劣的反間計都難得逞,這南唐君臣也太好騙了吧?”徐紹安聽完張維信所講的前世典故,有些難以相信的說道。
“計策拙不拙劣,要看實施的物件是誰。這招看似拙劣的反間計用在那裡明君身上或許不但根起不了作用,而且用計的人還會遭人恥笑。可用在早就因各種緣對林仁肇這位先帝舊臣、兩朝元老生出猜忌之心、早想將其拿下或者置於死地的李煜身上,卻完全能夠起到百分百的作用。”張維信胸有成竹的答道。
眼見張維信對以反間計除掉林仁肇信心滿滿,王崤峻等其他幾位委員也就不再多問,而是著試試看的原則,授權張維信進行相應佈置。於是,就在得到李從善出使開封訊息的十天後,經“暗羽”南昌分堂麾下善於繪畫人像的探員之手完成的一幅非常逼真的林仁肇畫像便被送到了張維信手中,並被掛在了王崤峻國公府的書房之內。
顯德十年陰曆五月二十,李從善抵達開封。在入宮覲見了小皇帝柴宗訓後,這傢伙便非常識實務的到王崤峻這位後周大權實際掌控者府上拜訪。而正是對方的這次拜訪,使得王崤峻得以按照事先與張維信等人定好的計劃,在強留李從善於開封的同時,讓其看到了書房裡林仁肇的畫像,向其透露了林仁肇已然歸順後周朝廷,並答應在周軍南下時作內應的訊息。王崤峻還有些懊惱的表示,林仁肇前段時間給李煜上的那份聯合周邊勢力共抗後周的奏疏亦是得到了後周朝廷的授意,意圖以此挑起李煜與後周朝廷對抗的念頭,周軍南下一個很好的藉口。只可惜,李煜和他的那些個文臣武將們沒有接受林仁肇的議。
儘管穿越團隊的這招反間計與前世趙匡胤所用的那招看起來似乎是一樣的拙劣,可既然前世的李從善和李煜能夠中計,那麼這個時代無論年齡還是經驗都較前世少上近十年的李從善和李煜又哪有不中計的道理。於是,在得到李從善差心腹親信送來的密摺後,早就看林仁肇不順眼,並對其威望與以往的功績頗忌憚的李煜便不再猶豫,即刻便派人召林仁肇赴金陵議事。待到認李煜召見自己是北上奪取淮南之事有了轉機的林仁肇滿心歡喜的進了皇宮,卻發現迎接他的並不是李煜,而是一杯毒酒。
顯德十年陰曆六月初十,林仁肇於金陵皇宮之中飲鴆自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