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三章 林仁肇的悲哀(上),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訊息,透過自己對後周與北平軍之間關係的瞭解,分析、判斷出了二者之間面和心不和,北平軍乃是暗中助力北漢的幕後勢力,並再次向李璟建言,趁後周軍被北漢拖住的有利時機揮師渡江北上、收復淮南。
第三次則是在張永德、趙匡胤接連叛亂,北平軍揮軍南下、入主開封,後周政局此變得動盪不安的時候。當時,趙匡胤“黃袍加身”、兵圍開封,後周朝廷岌岌可危,後周境內各藩鎮節度將注意力全部放在開封城內外。鎮守淮南的李重進更是整頓兵馬,隨時準備北上開封參與到皇位爭奪戰之中,根沒把南邊的南唐放在心上。不但沿江防禦遠較以往鬆懈得多,而且其在北平軍南下、趙匡胤身死、開封落入北平軍手中,後周政局發生鉅變之後,還主動與南唐聯絡,表示願意以淮南之地歸順南唐,以求得南唐在其起兵反叛時予以支援和協助。接到這個訊息,身在洪州的林仁肇簡直是興奮不已,當即向剛剛繼任皇位的李煜上疏,認收復淮南指日可待,朝廷應該立即與李重進結盟,兵發江北、收復失地。而且,了打消李煜的顧慮,林仁肇在奏疏中還特意出,若擔心勢不能敵,於國不利,可在其起兵之日,將自己的眷屬拘捕下獄,然後再向後周朝廷上表,指控自己竊兵叛亂。事成,國家或可受益;事敗,則自己甘願受殺身滅族之禍。
可令林仁肇失望的是,自己的這三次建言都沒有被採納,從而使他所認的北上良機從眼前一一溜走。特別是上一年在自己甘願揹負所有罪名,以殺身滅族代價苦諫渡江北伐的情況下,李煜依然不同意自己的上疏,拒絕與主動請求歸降的李重進結盟,從而錯失收復淮南的最佳時機,更是令林仁肇痛心疾首,懊惱不已。以至在其後的一段時間內,其意志一度消沉,發誓再不渡江北伐、收復淮南之事。
只是發誓歸發誓,作一名忠君愛國的將領,林仁肇卻不可能真的對渡江北伐、收復淮南之事徹底死心。實際上,從北平軍南下開封時起,林仁肇便對北平軍諸君以及後周朝廷的一舉一動非常關注。趙匡胤及其黨羽被逼自盡、李重進叛亂半日被剿滅、智取武平(荊南)、三戰定南平(湖南),近一年以來北平軍以及以北平軍主要力量的後周軍一系列的優異戰績令林仁肇在對方的強悍實力所震撼的同時,亦對南唐的未來更加憂心忡忡、寢食難安。
於是,在得到後周在湖南之地屯駐兵馬、大造戰船的訊息後,林仁肇便再也坐不住了,決定放棄自己當初所立誓言,即刻上疏朝廷,議聯合包括契丹、後蜀、南漢、吳越乃至大理、定難軍等等在內的所有能夠聯絡的力量,共同對抗對抗這個顯然是要將天下收歸已有、一統海內的後周朝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