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九章 削藩(下),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先減地盤,再斬根基,隨後又斷了大家的財政來源,後周朝廷這一套組合拳下來,使得原兵強馬壯、割據一方的藩鎮節度們一個個虛弱不堪、有氣無力,其削除地方藩鎮實力的意圖已經昭然若揭。如今,朝廷又以述職名召一眾地方節度使進京,不得這些已經被朝廷整治得身心俱疲的藩鎮節度們不一個個憂心忡忡、心吊膽,生怕自己此番進京是有去無回。
只是,心裡不踏實是不踏實,要這些個地方藩鎮節度們真個違抗詔令、拒不入京,他們還真沒有這個膽量。畢竟,李筠的前車之鑑不遠,抗旨不遵的下場如何,大家都很清楚。而且,在朝廷使者到來之前,這些個藩鎮節度們便已經從安插在京城的親信那裡得到訊息,知道如今開封城外近十萬“飛龍軍”、“保安軍”已經集結完畢、整裝待發,準備隨時撲向不聽朝廷詔令、抗旨不遵的狂妄之徒。因此,儘管心知此番進京勢必凶多吉少,就算能保住身家性命,只怕也會丟了權力地位。可面對滿臉冷漠、語氣森然的傳旨使者,這些個早已失了尖牙利爪、根基之地的藩鎮節度們,要麼與家人依依惜別,囑託親信照顧好自己的一家老小;要麼前安排好後事,將自己的兒子、兄弟或者其他屬意的族人扶所在藩鎮的首腦,隨後便滿心忐忑、惴惴不安的踏上進京之路,而無一人敢起那違逆之心、做那抗旨之舉。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藩鎮節度都是這般心驚膽戰的踏上進京之路,有幾家地方節度對進京述職之事還是很從容、很淡定的。而其中心裡最踏實、最放鬆的就要屬永安軍節度使折德扆了。
作雲中大族,折家自後晉、後漢以來便一直獨據府州、控扼西北,中原朝廷對其家族也一直是恩寵不斷、頗信賴。後周廣順初年時,折從阮、折德扆父子二人同節度,其風光可謂一時無兩。儘管隨著北平軍的崛起,北漢政權早在顯德七年時便被滅掉,後周朝廷不再需要永安軍牽制、襲擾河東兵馬,可作北平軍宣大鎮的近鄰,其在對抗、削弱契丹人方面還是起著相當重要作用的。
北平軍成立之初,其重點打擊和襲擾的主要是契丹中京道、東京道的軍事力量和經濟基礎,對契丹在幽雲之戰後新設立的西京道著力並不多。在宣大鎮建立之後,手中掌握了較多兵馬的宣大鎮總兵官程飛逐漸加大了對契丹西京道的襲擾,以及對西京道經濟基礎的破壞。但總的來說,較之寧錦鎮對契丹中京道殘餘力量、上京道和東京道的襲擾,宣大鎮對契丹西京道的襲擾從次數和規模上都要差上一些。直到北平軍入主開封,掌握了後周朝廷的穿越團隊得以號令各地藩鎮節度,得到了永安軍支援與協助的宣大鎮對契丹西京道的襲擾力度才得以快速增加,漸漸有了可以和寧錦鎮比肩的戰績。換句話說,永安軍在襲擾、破壞契丹西京道方面功勞很大、建樹頗多,是值得北平軍和穿越團隊信任的親密戰友。再加上折家數十年來一直心向中原朝廷,顯德年間柴榮還在世時更是曾請求內遷,只是於西北邊防的需要而未獲准許。所以,對這樣一個地處要衝且對朝廷忠心耿耿的藩鎮節度,無論是柴榮還是現在掌控後周朝政的穿越團隊向來優撫有加。特別是在穿越團隊目前的戰略重心是南方的後蜀、南漢以及北邊的契丹,短期內並無意向西北發展的情況下,更需要一個穩定而強悍的永安軍與自己遙相呼應,一方面牽制契丹人的力量,另一方面制衡並不太讓穿越團隊放心的定難軍——這個在前世脫離中原王朝統治,建立存在了兩百餘年的西夏政權的地方割據勢力。是以,此番後周朝廷大肆削弱藩鎮,永安軍卻一直因其地位特殊而屢屢被排除在外,得以保持原有的地盤和實力,這次朝廷召各地藩鎮節度進京述職亦是如此。
按照朝廷旨意,於永安軍處於邊境,戰略位置重要,且擔負著配合宣大鎮襲擾契丹西京道之責,所以此次進京述職只需派出一位地位較高的子侄輩見駕便可,身節度使的折德扆不必親往。不曾想,一向對朝廷恭敬有加的折德扆這次卻決定“抗旨不遵”,不按照聖旨中的要求行事,堅持親往開封覲見,並打定主意此番一定要留在開封養老,不再回還。此,折德扆先是以其子節度副使折御勳總理軍州事,接替自己的位置,而後便領著自己的妻妾,在數十名家丁僕役的跟隨服侍下,帶著大筆的財物與前來宣旨的朝廷使者一道啟程,往開封而來。
相比與折德扆心情舒暢、一身輕鬆的主動進京,同樣可以不必親自進京述職的朔方節度使馮繼業雖也親自帶著家眷和大量駝馬、寶器前來開封,可其這樣做卻並非自覺自願,而是迫於朔方軍的局勢,不得已而之。
說起來,馮繼業之所以有今日之困局,完全是其自己一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