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五章 我是李牙內,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按照李筠的盤算,即便想要戰勝擁有火器優勢的“飛龍軍”幾乎無望,可憑藉自己在在昭義軍多年積累下來的威望,以及上黨城的地形地勢,“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自己,依靠秘密集結的三萬兵馬還是有可能暫時抵擋住城外一萬五千“飛龍軍”的進攻的。而自己舉兵起事的訊息一旦傳出,各地那些對北平軍“諸賊”把持朝政不滿以及明白“唇亡齒害”的道理,不願被削藩奪權的節度使、刺史們就有可能群起響應。到時候,大周境內烽煙四起,北平軍“諸賊”勢必要調集兵馬、四處滅火,其對上黨的壓力便會隨之大減小,自己或許就有機會堅持更久,直至堅持到天下形勢大變的那一刻。
可令李筠沒有想到的是,他這邊“清君側、除奸佞”的旗子才剛剛打出來,不但城南五里外的“飛龍軍”所謂換防兵馬立即打著平叛的旗幟猛撲上來,而且一支人數近萬、自己之前絲毫沒有察覺其存在的“飛龍軍”兵馬,好似從地裡冒出來一般突然出現在了他的背後,從上黨城北邊掩殺過來。不過小半個時辰的工夫,一南一北兩支“飛龍軍”便完成了會師和圍城的行動,並開始在城外安營紮寨。
以三萬地方兵馬對壘近兩萬五千武裝到牙齒的“飛龍軍”,李筠就是再託大、再樂觀,也不認自己能夠堅守到天下變亂的時候。實際上,隨著“飛龍軍”北線叢集的突然出現,已經從坊間傳言和朝廷邸報中得知周軍南征過程、特別是有關炮擊句容縣城的具體情形,對“飛龍軍”的戰鬥力、特別是炮兵威力已經有所瞭解的李筠,甚至不再奢望在對方開始攻城後,自己能夠堅守上黨城超過十天。他現在只能寄希望於城外的“飛龍軍”會顧忌城內近兩萬百姓的死活,不會像炮擊句容縣城那樣視人命如草芥、以毀城滅民來震懾天下,如此自己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還能多支撐幾日。所以,在數百騎出城騷擾正在安營的“飛龍軍”的部騎兵被對方一頓火槍射擊趕回來後,李筠便以最快的速度堵死所有城門,準備孤注一擲的與對方進行一場城池防禦戰。
從上黨方向隱約傳來的短暫槍聲令正策馬飛奔、距離上黨城只有不到十里的李守節不得心頭一緊,暗叫一聲不好,自己緊趕慢趕還是晚了一步。不過,在發現槍聲持續時間很短,而且似乎沒有“飛龍軍”攻城時必定會出現的火炮轟擊的巨大轟鳴聲傳來後,李守節心中又生出了一絲希望,希望剛才的槍聲只是雙方的一點小誤會,自己的父親和遠道而來的“飛龍軍”還沒有真正撕破臉,雙方還有轉圜的餘地。是以,李守節揮動手中的馬鞭狠狠的抽了跨下座騎幾鞭,毫不顧惜馬力的以最快速度向上黨城狂奔。
十里的距離對於拼盡全力奔跑的快馬來說,不過就是一柱香的時間。當李守節在隨從的攙扶下,踉蹌著從因極速狂奔而脫力倒地的座騎旁艱難站起身,抬眼向前方望去時,上黨城下的情形將其最後一點希望也徹底打碎了——城下的“飛龍軍”已經紮營完畢,將上黨城團團圍住。而一隊“飛龍軍”遊騎在發現自己後正快速向這邊奔來,閃亮的橫刀和烏黑的步槍在對方的手中交相輝映,看了令人脊背發涼。
儘管“飛龍軍”圍城預示著城內城外已經撕破臉,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可李守節還是決定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最後再搏一下。他一邊命眾隨從將武器放下,並第一時間將自己身上的佩刀扔到地上,舉起雙手,一邊顧不得整理一下身上因落馬而沾染的泥土,便邁步迎向正飛馳而來的“飛龍軍”遊騎,大聲呼喊道:“昭度軍節度使李筠之子,昭義軍牙內都指揮使李守節求見‘飛龍軍’王將軍、許將軍,還請代通稟。”
聽到李守節的呼喊,“飛龍軍”的遊騎雖未將刀槍收起,可也不像之前那樣如猛虎下山般以攻擊隊形衝來,而是以弧線隊形包抄上來,將李守節一行人圍在中間。領隊的一名排長略一馬,上上下下打量了依然舉著雙手、滿臉灰塵、一身泥土的李守節一番,有些狐疑的問道:“你是昭義軍牙內都指揮使?”
“正是小將。”李守節連忙點頭道,“煩請校尉代通稟王峰王將軍或者許新生許將軍,就說小將有事關上黨城存亡的要事與兩位將軍相商。”說著,李守節伸手從懷中掏出自己的官憑印信遞了過去。
那位“飛龍軍”排長接過李守節的官憑印信看了看,這才臉色稍緩,說道:“你且在這裡候著,某去替你通稟。”說完,向身邊的副手使了個眼色,示意他繼續帶人盯著李守節一行,自己則撥轉馬頭往“飛龍軍”大營方向馳去。
那位“飛龍軍”排長撥馬離開到迴轉,前後也就不到一盞茶的工夫,可對於心急如焚的李守節來說,卻好像等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