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八章 戰太原(十一),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親兵接令,正準備去前衛部隊傳令,遠遠的就見一匹快馬飛奔而來,馬上坐的正是石守信要傳令的那名斥候都都頭。(隨夢小說網)也虧得這位都頭馬術高超,在如此狹窄又人員、車輛眾多的山道上竟然能夠以如此快的速度策馬急馳。
那名斥候都頭催馬行到距離石守信還有數丈遠的地方便一勒坐騎,滾鞍下馬,急奔到石守信面前,行禮稟報道:“稟廂主,方才卑職派去向前面探路的探馬回報,在我大軍前方兩裡處的道路被巨石和大木阻塞,已然無法通行。卑職覺得此事非同尋常,特來向廂主稟告。”
石守信聞言先是一喜,緊接著便是一驚。他喜的是,自己的這名斥候都頭辦事穩妥、頭腦靈活,雖然沒有得到自己進行打探的將令,卻能夠在大軍停下休息的時候,主動派人向前方去探路。驚的是,這條團柏谷此前幾次運糧時一直暢通無阻,這會兒無緣無故突然被巨石和大木堵塞,其中必有蹊蹺,搞不好就是有敵手要對自己的運糧隊不利。
因此,石守信再不遲疑,他一邊命令那名斥候都頭立即返回前衛部隊,加派人手打探前方道路及兩側山樑崖頂,一邊向自己的親兵下令吹號示jǐng,要全軍戒備、以防不測。那斥候都頭當即領命,轉身上馬飛奔而去。而石守信的親兵也連忙行動,準備去通知傳令兵吹響牛角號,向全軍示jǐng。
就在親兵準備轉身去傳令的一剎那,對面山谷西側的山樑上傳來“錚”的一片輕響,而後一陣利箭破空的尖嘯聲便已撲面而來。隨即,這名剛剛轉過半個身體的傳令兵先是突然一頓,緊接著便帶著三支深深扎入其身體、其中一支甚至已經穿透其脖頸的箭矢向石守信坐著的方向快速跌了過來。好在石守信在聽到最初的輕響時,便已有了危險來臨的判斷,身形已經開始向旁邊移動,並伸手拔出腰間的配刀,舞動起來護住自己的身體,因此既沒有被撲跌過來的親兵撞到,也沒有被第一波箭雨傷到。
只是,石守信雖然躲開了這名中箭的親兵,他身後的那匹戰馬卻沒有他主人這般矯捷與機敏,根不知道危險已經來臨,結果被那名已然氣絕的親兵直直的撞個正著。如果只是被一具藉著箭矢強勁力道撲過來的屍體撞上一下,原對石守信的這匹高頭駿馬並沒有多少影響,其頂多是向旁邊躲一躲,打兩聲響鼻表達一下自己的不滿。可這會向它撲過來的可不至是那名已然氣絕的親兵,還有數支因沒有命中任何目標而繼續前進的箭矢。結果,在被那名倒黴親兵撞到的同時,還有三支箭矢不偏不倚的紮在了它身體的不同部位。而且,好巧不巧的是,這三支箭沒有一支命中戰馬的要害,所以這匹戰馬雖然被shè的鮮血淋漓,一時卻並沒有xìng命之憂。只是,這馬他不是人,人受了傷知道去包紮、去治療,這馬卻不知道這些,疼痛之下立時就發了野xìng,當即暴跳如雷。先是一蹶子把那名親兵的屍體踹飛,緊接著便翻蹄亮掌,不管不顧和向前狂奔,一路上連踩帶踢、連衝帶撞的傷了不少躲閃不及的兵士和役夫。
於它這一折騰,再加上隨著第一波shè向石守信的箭矢發出,對面山樑上頓時是萬箭齊發,無數箭矢有如狂風暴雨般向運糧隊的傾洩而來,而遭到突然襲擊的兵士和役夫一個個你爭我奪的逃向運糧車背對著對面山樑的那一面,以圖躲避鋪天蓋地的箭雨,使得整個山谷之中立時大亂。就在這片混亂之中,那名準備返回前衛部隊向自己手下傳令的斥候都頭成了第一批犧牲品。他先是被因驚馬亂竄而慌亂的人群阻擋了去路,緊接著,不等他大聲呼喝兵士和役夫讓開,對面山樑shè來的箭雨便已經到了面前。而他這個人群中最突兀的存在自然就成了最佳箭靶,當即連人帶馬都被shè得像刺蝟一樣,步那第一個中箭親兵的後塵而去。
就在斥候都頭中箭身亡的同時,石守信卻憑著豐富的戰場經驗,成功的躲過了第一波箭矢,並以最快的速度竄到一輛運糧車的後面,避開了隨後而至的更大規模的箭雨。此時,已經不需要什麼偵察、打探,石守信也清楚自己及自己的部下是中了敵軍的埋伏——雖然他一時還想不明白到底是哪裡來的敵軍伏擊自己。
這會兒的石守信心中沒有驚慌失措,只有悔恨與愧疚。他一悔自己過於大意,只憑主觀臆測便斷定漢軍主力全部集中於太原城,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兵力來遲滯、sāo擾周軍,特別是sāo擾周軍的糧道。以至了能夠按時抵達太原城外大營,一路上只顧得催促部下們趕路,連最基也是最必要的沿路探查與偵緝都省去了。
二悔自己選擇的休息地點不佳,放著那些路邊長滿茂密樹木的地段不停,偏偏挑了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