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 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四章 居庸關上(下),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人一番寒暄之後,許新生、趙安易二人在張維信、曾志林、賈潤安以及被張維信拉來、專門負責與趙安易談詩論文的鐘有朋的陪同下,一起登上北側關城上高大城樓的最高一層,俯瞰整個居庸關及關城周圍的景色。(suimeng)//suimeng 燃文小說網高速更新//!
雖說“居庸疊翠”是在金代才列為“燕京八景”之一,但居庸關的的綺麗風景卻是由來已久。所以,這個時代居庸關的景色較之前世的金代乃至明、清時期並無差別儘管此時乃是隆冬,無法領略到居庸關那清流縈繞,翠峰重疊,花木鬱茂,山鳥爭鳴的風景,但白雪覆蓋下的層巒疊嶂、雄關險隘同樣別具一格、引人入勝。可以說,對於像趙安易這樣雖祖籍幽州,卻實際上生於中原、長於中原的人來說,巍峨的山巒、險峻的群峰、恢弘的關隘,無一不對其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看著這樣雄奇的景緻,趙安易不由得精神為之一振,覺得自己的胸懷都變得寬廣了許多,就連原本令他難以忍受的寒風也似乎不那麼刺骨了“”c0m更新最快,全文字手打
其實,何止是趙安易,許新生、張維信、賈潤安、鐘有朋,乃至不至一次來過居庸關、曾經走遍關城周圍群山險峰、河流溪谷的曾志林,站在這高大雄奇的關城之上,同樣感受到了其恢弘的氣勢、同樣覺得心胸開闊、心情舒暢。c0m百度搜尋“” 看最新章節
或許是興之所致、或許是抒發感情、抑或許是此情此景與詩詞所描述的情形非常的契合而使得其下意識的脫口而出,總之在欣賞了一番雄偉壯麗的北國風光後,興致大好、心情愉快的張維信,差不多是不假思索的吟誦起了那首在前世為中國人耳熟能詳、幾乎所有上過中學的中國人都能全文或者部分背誦的偉人詩詞: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suimeng)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引無數英雄競拯。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拓跋佛狸,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幸而張維信反應迅速、才思敏捷,所以剛一開始吟誦,便及時意識到這首詞下半闕中的有些人物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出現,若是自己原封不動的將整首詞都吟誦出來,根本就沒法向趙安易、鐘有朋等本地人解釋“宋祖”和“成吉思汗”這兩位人物的來歷哪怕其中一位是趙安易所在趙氏集團的首領。於是,他急中生智,利用自己在中國古代歷史人物知識方面的深厚功底,利用吟誦詩詞上半闕的短暫時間,迅速的從宋代以前的眾多歷史人物中選取了兩位在歷史程序中有一定作為和影響、當代文人墨客基本都能熟知的帝王級人物,取代原詞中的那兩位。於是乎,這首經過張維信修改,以“隋高祖楊堅”取代“宋太祖趙匡胤”、以“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字佛狸)”取代“成吉思汗”的“新版”《沁園春雪》便這樣新鮮出爐了。
一首詞吟誦下來,在場的眾人反應不一。最先出聲的是鐘有朋。作為一名文人、作為一名有一定文學詩詞功底且當過一縣學政的文人,鐘有朋自然能聽出一首詞的好壞。雖說現在的文人墨客推崇的還是更為高雅的詩,而不是若干年後大行其道、成為時代潮流、如今卻被他們認為相對低俗的詞。可聽完這首意境開闊、氣魄宏大,又與當前景色非常契合的好詞,且吟誦這首詞的又是自己的直接上司,使得鐘有朋幾乎在張維信“朝”字才出口時,便已經豎起大指,大聲稱讚“真乃絕妙好詞”。
與初聞這首詞的鐘有朋不同,曾志林、賈潤安,以及許新生這幾位在前世至少都上過中學的穿越者,自然是知道這首詞的來歷,也能分辨得出來張維信對其中的個別地方進行了修改即便他們未必能全文背誦這首詞,可“一代天驕”指的是“成吉思汗”還是都知道的。因此,幾位穿越者特別是知道對方曾經有過“前科”的曾志林,雖然在心中很是“鄙視”自己七哥這種“抄襲”行為哪怕上次“剽竊”蘇軾的“明白幾時有”是在趙大偉、王崤峻等一眾“好兄弟”的“陷害”之下被迫而為卻也沒把這個太當回事兒。口頭上隨著鐘有朋讚了幾句、叫了幾聲好,目光的關注點卻依然停留在關城周圍的山巒與群峰之上。因為對他們來說,好好的觀賞居庸關周圍的風景、領略“燕山八景”之一的雄奇壯麗,遠比心口不一的稱讚“抄襲”前世偉人詩詞的張七哥更有意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