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 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四章 居庸關上(下),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與鐘有朋的衷心稱讚和曾志林、賈潤安、許新生等人的敷衍不同,趙安易聽完張維信的吟誦卻是腦筋急轉、想法頗多。雖然作為文人,在趙安易的心目中,詞只是小道,遠比不上詩的高雅與韻味,可一首詞的好壞他還是一聽便知的。單就這首《沁園春》本身來說,其水平還是非常高的哪怕在這居庸關左近只有一條寬度有限的溪水,並無任何能夠稱得上“大河”的河流。只是,作為一個身負使命、有責任將自己在北平軍看到的、聽到的、體會到的一切都帶回京城,原封不動彙報給自己的兄長和首領知曉的文人,趙安易卻不能光去評判一首詞的遣詞造句是否恰當、對仗是否工整、典故引用是否正確,而是需要透過表面的詞句去分析這首詞字面下的真實含義、去揣摩作者想要透過這首詞所要表達的真實思想。
因此,儘管表面上趙安易也像鐘有朋等人那樣,對張維信吟誦的這首詞讚不絕口、儘管在聽詞的上半闕時,趙安易也在心裡對張維信在詞上的造詣暗挑大指。可隨著下半闕從對方的口中吟出,趙安易的想法便越來越多。特別是聽對方將一眾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君王貶低了一番後,提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說法,趙安易更是堅定了看法,認為自己已經透過這首對方顯然是不經意間吟誦出來的詞,揣測到了對方的一些心思、一些想法。
待到聽完張維信向鐘有朋解釋這首詞的來歷,說明詞的作者並非自己,而是自己的五哥王崤峻上一年冬天巡視北疆時,於朔州黃河岸邊即興創造的後,更是自認為已經搞清楚了此前一直想搞清楚卻一直沒能得到準確結論的問題,即北平軍“清園”兄弟、特別是其首領王崤峻的志向非小。這位把秦皇漢武、唐宗隋祖都不放在眼裡、掌控天下最大節鎮的北平郡公,是絕不會只守著他這北平軍二十四州之地、老老實實的做他的北平軍節度使的。只要給他合適的機會,他和他的這班兄弟們一定會趁勢而起,去實現其超越秦皇漢武、唐宗隋祖的志向。
想到這裡,趙安易一方面為自己終於完成兄長和副點檢大人交待的任務而鬆了一口氣,另一方面卻又不免為趙氏集團、特別是作為其中一員的自己的前途擔憂。畢竟,北平軍“清園”兄弟的實力擺在那裡,如果他們真有逐鹿中原、征伐天下的志向,那麼面對這樣一個強勁的對手,趙氏集團只怕是絲毫沒有取勝的可能。若果真如此,自己豈不是會前途暗淡、榮華無望。
一念及此,趙安易頓時對這次原本自己興致極高的居庸關之旅興趣索然,其表面上雖然也和其他人一樣對這首《沁園春》的“真正作者”王崤峻的文采稱讚不已,內心裡卻在不停的盤算著是不是應該在私下裡與自己的同伴許新生好好商量一下,看看該當如何向自己的兄長和副點檢大人回稟這一情況。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