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五章 駐蹕瓦橋關(下),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產量比麥、稻、粟為大?”柴榮聞言來了精神道,“這玉米每畝可產多少石?”

“稟陛下,這玉米在海外島國普通旱地每畝所產若磨成麵粉,大約可出四至五石。若是精耕細作,產量還可提高兩、三成。”徐紹安答道——作為前世北方農民出身的軍人,徐紹安對玉米這種常見作物的許多特性還是非常瞭解的,而畝產四、五石(五、六百斤)的資料則是他根據麥、稻等農作物前世與這個時代產量的差異,按照前世玉米一千到兩千斤的畝產推算出來的。

“一畝地可以打四、五石!”聽到這一數字,不單是柴榮,在場的其他文臣武將也無不驚訝萬分。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北方旱田的畝產一般在一石半到兩石,南方水田因能做到一年兩熟,其產量方能達到三至四石。這也就是說,如果在北方種植玉米,那麼在一年只一熟的情況下,就可達到南方水田的糧食產量。而這還只是玉米最一般的產量,若能仔細耕作,每畝出產六石也不是不可能的。

驚訝之餘,柴榮連忙又問道:“既然這玉米有如此高的出產,想必在愛卿及愛卿兄弟們的田莊之中一定是多有種植?”

柴榮這個問題問得很自然也很正常,因此徐紹安聽了並沒有多想,下意識的便將日常透過電報得到的一些團隊農業部的資訊拿來用,回答道:“稟陛下,玉米雖然出產較多,但正如臣之前所講,以其為主食容易得‘糙皮病’,所以吾等兄弟名下近百萬畝田產中,用來住玉米的尚不到十分之一。”

儘管徐紹安回答得很隨意,但聽在柴榮耳朵裡卻令其不由得心中一動。一方面,柴榮驚訝於“清園”兄弟的能力與實力。其在短短几年之間便從一無所有,變成現在坐擁百萬畝田產,以及大量的商鋪、酒樓,“清園”兄弟的能力與實力著實不容小覷。

另一方面,雖說這百萬畝田產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種玉米,但即使是按每畝出產五百斤來算,一年也有近五千萬斤的產出。可是,與供應充足的麥、粟等常見糧食相比,在“清園”兄弟名下幾乎遍佈幽雲十六州各地的糧米店中,卻從未見到過有玉米出售。就算“清園”兄弟都喜歡吃這種東西,其府中的家丁僕役甚至是其手下的那四五千私兵也都以玉米為主食,一年所能消耗的玉米也依然與五千萬斤的產出相去甚遠。

出現這種情形通常只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徐紹安誇大了玉米的產量,令計算出現了誤差。然而作為一名朝廷重臣,天子身邊的紅人,徐紹安根本沒有任何理由做這種欺君罔上,對其自身又沒什麼好處的事情。另一種則是“清園”兄弟手下的私兵遠超張永德手下探子打探到的四五千人之數。其種植玉米主要是為了養兵,而不是像種植麥、粟那樣為了用於出售賺錢——玉米的高產出可以使其在不影響糧米店生意、不引起旁人注意的情況下養兵。至於他們為何要養這許多私兵,為何要隱瞞自己豢養如此眾多私兵的實情,那可就要仔細思之了。

想到這裡,柴榮因為校閱三軍而帶來的好心情幾乎是被一掃而空,金黃晶瑩的玉米在口中也沒有了剛才那種甘甜的味道。而且,隨著柴榮從滿心歡喜變成了疑慮重重,原本並不讓人討厭的淅漓細雨此時也漸漸變成了令人反感的傾盆大雨。在雨勢加大的同時,風力也漸漸變強。陣陣冷風吹得柴榮很不舒服,只覺得渾身上下都充滿了寒意,使得他下意識的裹緊了身上的裘皮大氅。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殤

泰達魔王

仕途沉浮

莊無魚

絕品醫生

痛罰

寵妻之老公太霸道

靜默成繭

將遇良才

青澀春天

奈何公主想嫁我

陌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