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一章 造還就不造 這是個問題(上),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從發生了林小雨先斬後奏,被封為賢妃的事情之後,在徐紹安和“暗羽”總堂(情報部)的雙重要求下,“暗羽”開封分堂在加快發展皇宮之中線人數量的同時,還下令所有探子和線人加強對周國皇宮中各種資訊、特別是與幽州有關的資訊的收集力度。雖然當初為了聯絡到林小雨,“暗羽”曾經向個別線人透露過一些有關“暗羽”和穿越團隊之間關係的訊息,但這些知曉兩者關係的線人僅限於極少數高階別的線人,大多數線人依然對其中的秘密一無所知。因此“暗羽”開封分堂向線人們下達任務時,提出的便是加緊收集與北伐及幽雲十六州有關的訊息——畢竟目前來說,與北伐及幽雲十六州有關的訊息通常都與穿越團隊脫不開干係。
因此,當張永德那日自以為大殿之中均是皇宮中的宦官、宮女,不會有人膽敢將訊息洩露出去,而在那裡侃侃而談,竭力詆譭“清園”兄弟的時候,卻不知道當時在殿中伺候的宦官當中就有兩人是“暗羽”在宮中的線人——兩人的上線並不相同,彼此之間也不知道對方的底細。結果,這邊廂張永德剛剛離開皇宮,那邊廂兩名宦官便以最快的速度將殿中發生的一切傳遞了出去。
由於訊息是從兩個互不統屬、互不知情的香堂傳出來的,所以在“暗羽”開封分堂專管情報分析的副堂主看來,其可靠性還是非常高的,因此這條訊息便很快就被交到了“暗羽”開封分堂堂主的手中。
分堂堂主接到訊息後,並沒有馬上向總堂或者徐紹安報告,而是先透過其他渠道對訊息進行了進一步的驗證。在確認訊息無誤後,才在柴榮、張永德君臣議事後的第二天中午之前,將這條重要訊息送到了徐紹安的手中,並透過設在開封城外陳橋驛“隱園”的秘密聯絡點,向總堂報告——其實無論是向徐紹安報告,還是向“隱園”報告,其結果都是一樣的,都要經過設在徐紹安府邸中的電臺向“清園”那邊傳送訊息。
徐紹安看到這份報告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那裡大罵張永德“狗拿耗子——多管閒事”,第二件事則是來到電報室,命電報員以最快的速度將報告譯碼併傳送到“清園”去。
徐紹安中午發出的電報,午後便收到了“清園”那邊的回電。不過,與徐紹安預想的不同,這份回電並沒有給出如何應對此事的指示,而只是表示委員會已知曉此事,具體如何進行應對,還需經由委員會擴大會議討論才能決定。對此,徐紹安也是無話可說,在透過秘密渠道傳令“暗羽”開封分堂繼續關注此事後,就只能在自己的府中坐等訊息。
當徐紹安在自己府中枯等訊息時,委員會擴大會議成員也正在“涼園”議事堂中進行著激烈的討論。只不過,他們討論的內容並不僅限於徐紹安發來的電報。
說來也巧,就在“暗羽”開封分堂堂主設法核實從皇宮中傳出的訊息時,住在“清園”的王崤峻和張維信也收到了來自科技部武器科的電報,申請委員會對兩款新型武器進行驗收——其實說是兩款新型武器有些不夠嚴謹,準確的說應該是一種新型武器的兩個不同型號。這種新型武器的名稱卻是所有穿越者都非常熟悉的,那就是前世自動槍械的先驅——機槍。
從技術角度來講,研製機槍對武器科並不是什麼難事。早在當初研製“五五”式步槍的時候,武器科其實就已經展開了機槍的研製工作,並在“五五”式步槍問事之後不久便製造出了幾挺樣槍。只不過受到穿越團隊所產鋼材效能的限制,這幾挺機槍樣槍的射擊壽命都不長,基本上打個千八百發子彈後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不是槍管過熱必須進行長時間降溫,就是膛線磨損嚴重,必須更換新槍管。要不就是自動機出現故障,無法提供持續火力。總之就是問題多多,根本達不到實戰的需要。
好在武器科以及科技部其他相關科室的兄弟們都有一股鍥而不捨的精神,在保證其他武器裝備研製進度不受影響的前提下,並沒有放棄對機槍的研發工作——機槍雖然是一種非常犀利的武器,但與步槍和線膛炮相比,其重要性還是要低一個層次。
而隨著材料科在鋼材冶煉方面不斷取得進步,特別是線膛炮所需鋼材的研發成功,原本研發進度非常緩慢的機槍,也終於跨過了最後一道難關,開始進入研發的快車道。最終,在應歷八年陰曆七月底的時候,武器科完成了兩款機槍的所有測試工作,向委員會提出了武器驗收的申請。
又有一種新式武器可以裝備“飛龍軍”,委員會自然非常歡迎。於是,在陰曆八月初五這一天向委員會擴大會議成員發出通知,決定第二天午後在“涼園”的武器試驗場進行兩款機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