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五章 交涉〔下二〕,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二十五交涉(下二)——
中軍官稟報完畢,御帳之中先是一靜,除柴榮臉上露出“你終於來了”的表情外,其他文臣武將俱都驚訝不已,臉上寫滿了“這怎麼可能”的表情。{小說排行榜}緊接著,眾臣便不顧君前失禮,在那裡議論紛紛。一時間,御帳之中充滿嘈雜之聲。
不過,帳中的畢竟都是朝廷重臣,短暫的失態之後,大家都意識到自己是在什麼地方,紛紛閉上了嘴巴,御帳之中這才漸漸安靜了下來。隨著嘈雜之聲漸去,眾人都恢復了自己的正常思維,許多問題也就湧上了心頭——徐紹安犯下欺君之罪何還敢再回周營?他此來有何用意?那八百騎軍和四千步軍南下意欲何?是不是要對周軍不利?
與眾臣在那裡胡猜亂想不同,柴榮除了在剛聽到“清園”私兵近五千馬步軍分兩路南下時略抬了抬眼眉外,臉上再無驚訝或者不安的表情,而是一臉平和的看著帳中的文臣武將們在那裡議論紛紛、驚疑不定。在他看來,徐紹安此來帶些人馬也屬正常。對方畢竟是犯了欺君之罪,如果自己一時火起將其推出斬首也不是不可能的——儘管一個精神正常的人在目前的形勢下不會做出這種自找麻煩的決定,但徐紹安未雨綢繆,做些預防的準備也是題中應有之意。因此,柴榮對徐紹安身後的那五千兵馬並不以然,他現在最想知道的是徐紹安會怎樣他以及他的那些兄弟們找到合適的藉口,來他們欺瞞自己、欺瞞朝廷的行進行辯護——雖說徐紹安是否能夠找到合理的理辯護都無關緊要,自己都不會把他和他的那些兄弟們如何,但柴榮還是很想聽徐紹安講說一番,因只有這樣他才能瞭解對方到底想從自己這裡得到些什麼,又能給予自己一些什麼。
柴榮臉上的平和與鎮靜也影響了御帳中的一眾文武,大家原有些不安的心思也慢慢平靜了下來。就在這時,門外的大內侍衛進帳稟告:先鋒都指揮使、“神機軍”都指揮使、雲麾將軍徐紹安帳外求見。
早就等著徐紹安到來的柴榮自然當即下旨召見。時間不大,徐紹安一身戎裝走進御帳,來到柴榮御案之前撩衣跪倒在地,拜道:“臣先鋒都指揮使、‘神機軍’都指揮使、雲麾將軍徐紹安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柴榮在御座之上坦然的受了徐紹安這一禮,卻沒有馬上叫他起身,而是沉聲問道:“徐紹安,汝可知罪?”
“臣知罪。”徐紹安非常乾脆的答道。
“既如此,汝且說說,汝都犯了何罪?”柴榮繼續明知故問道。
徐紹安坦然答道:“第一,過去數年間,臣明知臣的兄弟們在暗中發展力量、大肆招兵買馬,不但未向陛下透露真實的情況,還以虛假訊息矇騙陛下,犯了知情不報、欺君罔上之罪。
第二,臣明明知道臣的兄弟們已然在契丹人大營周圍布好陣式,只等時機一到便對契丹人發起突然襲擊,一舉消滅幽雲契丹兵馬主力,卻佯裝不知,同樣犯了知情不報之罪。
第三,臣昨日明明是去和臣在山中的兄弟匯合,一起指揮對契丹人的戰鬥,卻向陛下謊稱是去與臣的兄弟聯絡大軍糧草之事,以藉機離開大營,同樣犯了欺君罔上之罪。
臣身朝廷命官,深受皇恩,卻一錯再錯,實乃不該。今日臣回營便是請陛下治臣之罪,請陛下依朝廷律法處置臣,如此方能彰顯陛下天威、朝廷法度。(純文字小說)”
徐紹安在那裡將自己的“罪過”一條條的列出來,並且非常誠懇的請求柴榮處罰自己。如果不瞭解徐紹安的底細、不知道徐紹安除了帶進大營來的百餘親衛外,還有近四千大軍在離大營不遠的地方列陣等候,只怕包括柴榮在內,在場的所有人都要贊徐紹安一聲“敢作敢當,果然是一條漢子”。只可惜,在場的人都明白,徐紹安這麼說不過是做個姿態,或者說是給官家、給朝廷一些面子,這樣等到朝廷對他不予處罰或者只是象徵性的處理一下時也能自己找個藉口——“認罪”態度良好也是可以拿來當從輕處罰的緣的。
柴榮自然明白徐紹安的用意,不過,他現在並不急於對徐紹安及“清園”兄弟的“不法行”給出處理意見,在此之前他有許多事情還需要從徐紹安那裡得出答案。因此,他對徐紹安自請處置的要求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話題一轉,問道:“徐紹安,汝及汝的那些兄弟身朝廷命官、國之重臣,深受皇恩卻屢屢做出有違朝廷法度之事。朕實是不解,汝等既已高官厚祿、平步青雲,何還要如此做。”
徐紹安面露苦色的答道:“啟稟陛下,臣及臣的兄弟之所以會做那些欺君罔上、有悖理法之事,實在是有不得以的苦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