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八章 對峙保舉莊〔二〕,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開始認真考慮耶律屋質的勸諫。
耶律璟認真考慮的結果,便是在耶律屋質的議下,連發兩道聖旨。一道是下令已在北安州停留近半月的十萬遼軍立即重整旗鼓,於應歷九年顯德六年陰曆三月二十九這個黃道吉日隨自己啟程南下,支援正在與周軍對峙的幽雲遼軍。另一道便是此時正放在蕭思溫帥案上,措辭嚴厲,嚴令蕭思溫及南京道所有官員將領務必全力抗擊周軍北犯,使其不得再靠近幽州城一步的聖旨。
耶律璟的態度加上週軍已經進至眼前的嚴峻形式,使得蕭思溫及其一眾手下不得不積極行動起來,聚在一起開動腦筋想辦法。正所謂“人多力量大”,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契丹眾將終於定下了初步的作戰計劃,並立即著手實施。
就在幽雲遼軍諸將問計定策的時候,徐紹安也正在自己的大帳之內聚精會神的聽著幾名親衛們好不容易才找來的地獵戶介紹保興莊附近的地形——保興莊大軍雲集,地百姓了避禍早已逃散,原熱鬧繁華的莊子如今就是一個大兵菪,能在附近的山上找到這幾名獵戶已是難得。
據獵戶們講,這保興莊位於良鄉與固安城之間,北距良鄉四十五里,南距固安五十五里,一條官道從莊子的西側透過。保興莊就規模來說並不算小,全莊加在一起有超過四百戶人家。了防備盜匪襲攏,莊子的四周築有莊牆、挖有護莊河。於該莊位於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之旁,過路的客商經常會在這裡打尖住店,所以在幽雲之戰開始之前,這裡還是比較繁華的——這也是修建莊牆和護莊河的原因所在。此外,儘管保興莊身座落在一片平原之上,但從官道再往西不過兩三里,便是西山餘脈,地勢此變得高低起伏,連綿不斷的小山峰和丘陵林地一直延伸到遠方的西山。而莊子的東邊不過三四里處有一條小河蜿蜒流過,那裡是白溝河——也就是前世宋遼之間那條界河——的上游。於是上游,所以莊外這條小河寬不過二三十丈。不過,河雖不寬,水卻不淺,而且上下二三十里範圍內並無橋樑。雖說獵戶們因常年生活在山上,並沒有真正在河裡遊過泳、打過魚,但按照莊子里人的說法,這條小河離岸一丈遠的地方便已很深,就算沒有十丈、八丈,五六丈卻也是有的。
徐紹安一邊聽著獵戶們的介紹,一邊將他們所說的這些情況標註在那幅周軍中所用的,在他眼裡根不能稱之地圖的地圖之上。雖說地圖非常簡陋,但並不影響徐紹安對局勢的判斷。在他看來,遼軍選擇這樣一個地方與周軍決戰非常不明智。如果獵戶們所講屬實,那麼保興莊附近能周遼雙方十多萬人廝殺的戰場寬度只有區區七八里。這樣的寬度,只能勉強夠周軍主力紮下大營的。而一旦周軍大營紮好,無論是西側的山丘,還是東側的小河,都會成遼軍騎兵從兩翼包抄周軍的天然阻礙。那樣一來,遼軍將不得不採用正面強攻的方法來進攻周軍大營,而這樣的作戰方式正是以步兵主、裝備有大量火器的周軍所擅長的。屆時,面對根沒有足夠空間展開隊形的遼軍騎兵,掩身於高大堅固營壘之後的周軍完全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從容不迫的擊退遼軍的進攻。
面對對自己如此不利的戰場地形,遼軍卻一直無動於衷,既不改變紮營的地點,又不對周軍的北進和紮營進行任何干擾、偷襲,實在是讓徐紹安無法理解。如果遼軍有什麼陰謀詭計,早就應該拿出來使了,這會兒周軍先鋒部隊已然就位,後續主力也已離此不遠,待到兩股力量合在一起,遼軍再想有所動作只怕也不趕趟了。從某種意義上說,周軍主力與先鋒部隊匯合前,是遼軍進行襲擾的最後一個機會,錯過這個機會,遼軍就只能與周軍進行他們並不擅長的陣地戰了。
就在徐紹安苦苦思索遼軍可能會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暗算周軍時,一封發自委員會的緊急電報送到了他的手裡。電報的內容很簡單:據剛剛收到的敵情報告,今日午後,幽雲遼軍一部萬餘人離開遼軍大營,透過浮橋跨過白溝河上游,向東疾馳而去,目的不明。請記住的網址,如果喜歡京華閒人寫的《新宋英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