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八章 拍賣會(三),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在準備區觀看的穿越眾們,再次猜測起這位半路殺出的程咬金的身份。一直站在穿越眾後面,只聽聲看不見外面情形的鐘員外和方老闆此時也擠到前面來,向競拍區那兩個出價相當大手筆的傢伙望去。
方應瑜常與各地商人打交道,一眼就認出了來自山東崔家的崔永年,並向旁邊的眾人介紹起這崔大老闆的來歷。聽完他的介紹,王崤峻點點頭,輕聲說道:“怪不得此人出手如此大方,原來是這麼個來頭。只是見他剛才的舉動,似乎對後來的那個競者頗為忌憚,看來這後來者應該身份更加顯要呀。”
鐘有朋接著他的話茬說道:“不錯,那後來者確實來頭更大。如果我沒認錯的話,那人應該是南京留守蕭思溫府上的二管家,姓馮,單名一個程字。此人在蕭府專門負責經營府裡的買賣鋪面,做生意是一把好手。鍾某以前為官時,也曾見過他。”
王崤峻聽罷,有些疑惑的問道:“他既是蕭府中人,那他來此競拍估計也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蕭思溫。只是在下不太明白,這蕭思溫算得上是幽州權勢最大的人了,而且據我所知此人並不是什麼正人君子,想要這些寶貝恐怕直接索要或者藉故剝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現在怎麼會如此規規矩矩的來參與拍賣,不會是有什麼陰謀吧?”
聽他這麼一說,眾人都有同感,尤其是鍾員外,更是滿臉憤恨之色。只有方應瑜搖了搖頭,說道:“那到也未必。這蕭思溫雖然有權有勢,又不是什麼君子賢臣,但這次來參與拍賣恐怕還是真心。當然這並不是他轉了性,而是形勢使然。眾位想想,一來,咱們這次拍賣會已經宣傳了有一段時間了,可以說已經搞得凡是來過這良鄉城的人幾乎是人盡皆知了。這些人又大多是走南闖北的商人,傳播起資訊來是相當的快。他蕭思溫再貪財,也不至於為了這幾樣東西讓自己落個對生意人明搶暗奪的名聲。那樣一來豈不是要嚇跑許多來做買賣的人,到時候他的損失可就遠非這幾件東西能彌補的了。二來,前來參與拍賣的都是些豪商巨賈,他蕭思溫這次也規規矩矩的參與拍賣,自然可以為自己掙下個好名聲,吸引更多的人來貿易。這樣他既能收更多的稅,還能因為治下經濟繁榮而受到遼國朝廷的嘉獎,可謂一舉兩得。不過花上些錢——還未必是他自己的錢,卻能得到如此多的好處,他蕭思溫何樂而不為呀。”
方應瑜一番陳述,眾人感覺也很有道理。正在議論紛紛的時候,第四件也是最後一件拍賣品已經被放到了桌案上。趙大偉宣佈道:“第四件拍賣品玻璃瓶裝‘瓊漿玉液酒’,拍賣底價兩萬貫,加價梯度兩千貫,現在開始競拍。”
他話音一落,周磊和孫陽陽立即再次擔當起“拍托兒”的職責,
“兩萬兩千貫”
“兩萬五千貫”......
兩人輪流報著價格,意圖帶動其他競拍者的拍賣熱情。只是有了先前三件拍品的前車之鑑,那些腰包略差些的已經基本上放棄參與競拍了,真正響應的人很有限,所以氣氛顯得比較沉悶。雖然氣氛不夠熱烈,但因為參與者都是重量級的,所以競拍價漲得相當快,不大會兒的工夫已經達到了七萬貫。出價者依然是崔大財主,只是這次他叫價的底氣明顯不像頭兩件拍品那麼足,一邊叫價,一邊還直用眼角的餘光往馮程的位置瞟。見對方似乎沒有什麼不高興的表情,才略微放下些心來。
這位馮程馮大管家,雖然對崔大財主出價競拍並不反對,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打算將這件最難得的寶貝讓給崔永年。來之前蕭大人對他說得很清楚,無論花多少錢,都要將這次拍賣會中最好的兩件拍品帶回來。至於此次蕭大人如此大方的原因,那也很簡單。據他所知,這兩件東西是蕭大人要送給當今聖上的,用來祝賀聖上的誕辰。特別是這瓶酒,因為聖上好酒,所以更是志在必得。因此聽到崔大財主叫出七萬貫,他決定不再與對方玩兒遊戲了。現在已經是接近中午了,再耗下去,他天黑前有可能趕不回幽州城了。於是他舉起了手中的號牌,聲音平和而堅定的叫道:“十萬貫。”
此語一出舉座皆驚,如此的大手筆令所有人都刮目相看。在座的絕大多數人都不認識這位神秘買家,禁不住開始竊竊私語起來。那些認識他的人也都明白他對此件拍品是志在必得了,包括崔大財主在內的所有有能力再加價的人都知趣的放棄了競爭,於是在趙大偉響亮的槌聲中,最後一件拍品完成了拍賣。
熱烈的拍賣會就此結束了,其過程卻也令許多參與者回味無窮,在此後一段時間內這個話題將繼續存在於他們茶餘飯後的閒聊中。那些沒拍到東西的競拍者,都被拍賣的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