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八章 拍賣會(三),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義組織者方記珠寶坊請到了天福樓二樓,那裡為大家準備了一頓豐盛的午餐。吃完飯後,大家就可以憑著當初開給他們的收據到方記換回保證金。
對此安排大家自然沒有意見,高高興興的來到二樓。彼此相熟的坐在一起,或聊拍賣會,或談自己的生意,一時也熱鬧非常。而這會兒已經滿腦袋問號的楊永忠卻一點吃飯的心思都沒有,他現在只想著趕快回到家中,把這裡的情況向郡主稟明。於是下到二樓也不停留,接著下到一樓,出了大門便快步而去。而在他身後不遠的地方,一名換了便裝的衙役正悄悄的跟著他。這名衙役是從拍賣會開始便關注著楊永忠的楊新和錢遠山從鄭捕頭那裡借來的。楊、錢二人因怕這個神秘的競拍者有所企圖,所以派人暗中跟蹤察訪。
兩位競拍獲勝者則開始與方應瑜,和以方記員工身份出現的團隊商貿組人員一起來執行相關的手續。雙方一同驗看了拍賣品的質地、成色,確保拍賣品沒有任何問題,而後由雙方共同封存,待相關款項全部支付後交給二位拍主。
然後經過雙方協商,最終確定拍賣的錢款將以金、銀和銅錢三種形式支付。根據相關兌換比例,崔永年崔大財主將在三日內支付黃金三千兩,白銀一萬五千兩,銅錢五千貫。而馮程馮大管家則要支付黃金八千兩,白銀四萬兩,銅錢五千貫,時間同樣是在三日內。如果二人到期不付款,則其在拍賣前交納的一千貫保證金將被作為違約金,不予退還。協商已定,眾人又到縣衙寫了文書。從縣衙出來,方應瑜以東道的身份設宴盛款待了崔、馮二人,穿越眾中的幾位主要人物也都陪同。
酒席宴上,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崔、馮二人自然而然的把話題引到了今天拍賣的那幾件東西上。當然他們對拍賣品本身沒有任何不滿意的地方,他們所關心的是像這樣的寶貝今後是否還能見到,或者說在當今天下——他們所指的天下也就是遼、周及江南的各個政權——是否還能找到類似的東西。
崔永年是出於商業目的,如果這種珍品還能再有出產,今後可以考慮與這家方記結成生意夥伴。這種價值連城的東西拿到南邊富庶地方去賣,其價格估計要比這裡還能高上許多。而馮程卻是出於向主人交差的目的——如果花了大價錢得到的東西送給皇帝之後,發現是市面上常見之物,那還不如不送。
對於他們的問題,方應瑜自然回答不了,他只知道這幾件東西是身邊坐著的那幾位道士從海外帶回來的,至於還能不能再得到相同的東西,這幾位道爺可是從來沒跟自己說過。好在坐在同桌的王崤峻替他回答了這個問題。
王崤峻胸有成竹的說道:“不瞞二位,這幾件寶物乃是一位常年去西面,與萬里之外極西之地的外族做買賣的吳姓海商託鄙坊代賣的。據他說,這種寶物即便是在其產地也是萬里挑一都未必能得見的,稱得上是可遇而不可求,在當地也只有地位極尊崇的王公貴族才有可能得到。這樣品質的寶物當地原本是不允許賣予外人的,這位海商是幾經周折,花費了大量時間和金錢才弄到手的。至於今後能否再弄到類似品質的寶物,他是根本無法保證的。”
聽了王崤峻的話,馮程臉上的神情很是放鬆,顯然如此世所罕見的寶貝拿去送給當今皇帝是再合適沒有了。崔永年臉上卻不免有些失望的神情,如此有利可圖的買賣不能參與其中,心中不由暗叫可惜。
王崤峻似乎也看出了崔大財主的失望神情,端起酒杯敬了一杯酒,繼續說道:“不過,在下聽那位海商說過,這種品質絕佳的寶物雖然極難見到,但材料類似而品質差上一些檔次的產品在數量上相對倒還多些,就好比玉石有好有壞一樣,而且這種低檔玻璃製品也不在禁運之列。”
馮程開始只是對這幾件器物的珍貴程式感興趣,但聽完王崤峻有介紹,頗有商業頭腦的他也像崔永年一樣動起了心思。今天這樣價值連城的器物自然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得起的,但檔次差一些的價格低一些的就不一樣了。遼國的那些契丹貴族老爺們一旦見了皇上用這種東西,有錢沒處花的他們自然會跟風。那些低檔玻璃器物正好符合他們的需求——既不會被人說沒見過世面,又不會因為器物標準超過皇上而獲罪。
原就有心做這買賣的崔永年聽到王崤峻說的是活話兒,自然更不肯放過賺錢的機會。於是崔、馮二人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問道:“不知這位姓吳的海商可在良鄉城裡嗎?”
王崤峻見他們二人臉上的神情自然明白他們這麼問的目的,面帶微笑的答道:“不巧的很,吳老闆把寶物交給鄙坊代賣後就再次出海了。不過出發前他曾對在下等說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