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實施決議,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握了一定的商業常識和技能後,再向餐飲娛樂業或者奢侈品業方向發展。
邢正國作為王崤峻的義子,又是這批少年中年紀比較小的幾個人之一,加之張曉菲又可憐他的身世,希望將他留在自己身邊加以照顧,不願意讓他過早的踏足商場或者戰場,因此排在名單第二的他被安排進了他原本最不可能進入的領域——情報部。
當然,以邢正男十三、四歲的年紀,是不可能真正參與到情報部工作中去的。委員會的這個安排,主要還是充分考慮了張曉菲的意見,使她能夠藉此照顧邢正男,並繼續教給他各種知識。至於等邢正男完成必要的學習並真正成年之後,是不是依然會留在情報部,那就要看當時的情形而定了。
排在名單第三位,出身軍人家庭的常茂,則是毫無意外的被安排到了軍中當差——這也是他自己的第一志願。不過,在常生俊的請求下,常茂並沒有被安排到由其擔任副營長的騎兵營,而是進了由王保山擔任營長的第三步兵營,當一名小小的班長——依軍事部的意思,是想安排常茂當主力連連副的。但常生俊考慮到自己兒子年紀尚幼,雖然此前一直跟著自己習武,進了後備力量培養班之後又學了不少新的與作戰有關的知識,可畢竟都是紙上談兵,並沒有參與過一場那怕最普通、規模最小的戰鬥。如果一上來就到主力連當連副,其結果不是他在連隊裡站不住腳自行離開,就是因為達不到一個連副所必須具備的條件,而在這個職位上無所事事、尸位素餐。
其他十一名少年的去處基本上是分四大塊:一是加入商貿部,學習經商做買賣;二是進入軍事部、“飛龍軍”,學習練兵、作戰;三是加入科技部,依靠自己在培養班上所學的科學知識,去給幾名穿越者當徒弟;第四,也是最後一個選擇,就是進入情報部,充當電報收發員、探子、秘諜等等。
工作安排完後,委員會便放了這些少年三天假,讓他們放鬆一下。而得了假期的邢正男和常茂二人則顧不上休息,分別回到自己的家中,看望父母。其中,常茂在放假之後便即刻回了常生俊在良鄉城內建辦下的宅院,與自己的母親見面——常生俊有軍務在身,一般都是住在“飛龍寨”那邊,回家的次數並不多。這一次由於正趕上“飛龍軍”再次擴軍,常生俊忙得腳不沾地,更是已經連續兩、三個月沒回過家了。因此常茂此次放假回家只是見到的母親,而沒有見到父親。而身為王崤峻義子的邢正男,雖然急切盼望著見到自己的母親,但他還是控制著自己思家的心情,在王崤峻、張曉菲身邊待了一天後,才急忙趕回“飛龍寨”,去見仍然住在那裡的生母——自打邢正男前兩年離開“飛龍寨”到王崤峻身邊生活,特別是進入後備力量培養班學習之後,這母子二人倆見面的次數不超過五次,等待見面的心情可想而知。
應歷七年陰曆十一月初一,在《海軍提案》獲得透過一個月之後,黃海在數名親衛的護送下,風塵僕僕的從開封趕回了良鄉城。
對於穿越前是海軍軍官身份的黃海來說,能夠有機會幹回自己的老本行,重新到大海上去馳騁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因此,在聽到穿越團隊有意組建自己的海上力量,並任命自己為這支力量的指揮者後,他與趕到開封的程飛做完交手續便立即動身,一路上馬不停蹄的趕了半個月。
在進得“清園”大門之後,黃海只是簡單的梳洗了一下,便不顧這一路上的奔波勞累直接來到小會議室,去見已經等在那裡的王崤峻和張維信,其熱切的心情可見一斑。
黃海與王崤峻、張維信之間的談話時間並不長,在聽張維信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有關委員會擴大會議透過所謂《海軍提案》的經過後,黃海便拿著軍事部制定的《海上作戰力量發展規劃》離開了小會議室,準備著手實施這項龐大而艱鉅的任務。
應歷七年陰曆十一月初五,黃海、辛飛宇、黃山、袁愛國、鍾濤這五名穿越者,率領著這一個多月來招募到的數十名造船工匠、水手、在一個班的親衛和一個連的“飛龍軍”護衛下——原本黃海等人認為只需親衛隨行即可,不必派“飛龍軍”護衛,但委員會考慮到近來海盜在塘沽鹽場附近出現的次數和人數都有所增加,還是派了一個連的步兵隨行保護,以防萬一——離開“清園”,浩浩蕩蕩的往三百里之外的塘沽鹽場而去,準備在那附近尋找一處合適的地點,用來建設海軍基地和造船基地。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