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章 楊業的憂慮,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堡戍外,率軍趕到的楊業並沒有急於發動進攻。他一面安排手下監視堡內敵軍並在堡外安營紮寨,一面派人去和從東北方向趕過來的瓶形砦守軍聯絡,命負責帶隊的瓶形砦將領到自己的中軍帳來議事——楊業的地位決定了他是這次奪回大堡戍、驅逐進犯遼軍行動的總指揮。
傍晚時分,城外漢軍的營壘基本建設完畢,令負責看守堡內動靜的漢軍暗中鬆了一口氣。大家都踏踏實實的回到營壘之中,準備吃晚飯。與此同時,瓶形砦守軍副將也與楊業就瓶形砦守軍統一由楊業指揮的問題達成了共識。
隨後,楊業與這名副將以及自己的手下一起出了中軍帳,登上一座高大的望樓向大堡戍中看去。
由於大堡戍只是一座規模不是很大的軍事要塞,所以其堡牆雖然堅固、厚實,實際的高度卻比不上像繁峙、雁門這樣的縣城城牆,只有兩丈多一點,大概六米左右的樣子。而楊業大營中望樓的高度也差不多是這樣,所以當楊業等人登上望樓後,基本上可以把大堡戍堡牆上的情形都看在眼裡——雖然望樓與堡牆的距離不算近,而且現在的光線也不像中午時那麼明亮,但以楊業的眼神還是能看出個大概情況的。
仔細觀察之下,楊業卻是越看越覺得奇怪,越看越不能理解堡中敵軍的意圖。以往,遼軍南下“打草谷”雖然也會進攻一些防禦薄弱、城池殘破的城市,但當他們面對像大堡戍這樣城池堅固,其中又佈署有上千守軍的堡砦時,通常都是繞城而過,直接去搶掠城外的百姓,從而避免進攻堅城給自己帶來過多的損失。
可堡中的那支所謂來“打草谷”的遼軍卻完全相反,他們不但進攻並佔領了城池堅固的大堡戍,而且也沒有在堡砦四周搶掠,而是全部都龜縮在堡內,似乎是打算據堡自守,與自己這邊的大軍較量一番。可據之前派出的探子多方打探,堡中的敵軍數量也就兩千左右。如果再刨去騎兵和廂兵,戰兵最多也就一千五百人。以這麼少的兵力,即便是依託堅城,要想和自己這一萬五千大軍相抗衡也是沒有任何勝算的——畢竟一比十的兵力對比擺在那裡。
就在楊業對大堡戍中敵軍的戰法百思不得其解時,幾名從堡牆垛口處露出大半個身形向自己大營這邊張望的敵軍士兵引起了他的注意。
不過,引起楊業注意的並不是這幾名士兵從垛口後面露頭觀望的行為,而是對方在觀望了一陣後,其中一名士兵舉起了手中的一件樣子比較奇怪,估計是某種兵器的物件,將其抵放在了自己的肩膀上,向著漢軍大營這邊亂指。
儘管這名士兵只是象徵性的做了一下這個動作便重新伏身到了垛口下面,但他肩膀上抵放的那件奇怪兵器以及他的動作卻使得楊業心中一動,想起了在兩年前的三月底,就在距大堡戍不遠的石臺村,自己也曾見到過與對面敵軍手中的這種奇怪武器樣子差不多,同樣也是抵放在肩膀上使用的特殊火器——按照自己結義大哥楊新的說法,這種武器叫做燧發槍,而使用那種火器的人正是義兄手下的那些護衛們。
一念及此,楊業不由得愣住了,難不成對面佔據大堡戍的敵軍與義兄楊新有什麼關聯。可轉念一想,楊業又覺得自己的這個想法有些荒唐。義兄楊新乃是遼國的一名普通員外,雖然家中薄有資財,並且手下的護衛使用了燧發槍這種奇怪而威力強勁的武器,但就算他再有錢、再會製造各種奇技淫巧的武器,也不可能組建起一支近兩千人的隊伍,更不可能透過遼國境內的重重關隘進入漢國境內來主動挑釁。
可是,如果不是自己的義兄楊新,或者是義兄在遼國的那些兄弟率兵而來,那麼對面敵軍士兵手中的燧發槍一樣的武器又怎麼解釋——楊業雖然對燧發槍的瞭解非常有限,但有一點他卻是非常明白的,那就是像燧發槍這樣精巧而又複雜的武器,絕不是中土的匠人能夠想到並製造出來的,也只有自己那位來自海外,見識遠超中土人士的義兄以及他的那些同樣來自海外的兄弟們能夠造的出來。
想到這裡,楊業的腦海裡卻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來自漢國派往周國的密探傳來的訊息——在去年及今年周國皇帝柴榮進攻唐國江北淮南之地的戰爭中,曾經多次動用過一支名為“神機軍”的禁軍部隊。而這支部隊最引人注目,同時也是威力最為強大的武器便是火藥包和火炮。由於這兩樣東西楊新也曾經簡單的向楊業介紹過,是以楊業在得到探子傳來的訊息後,第一時間便猜測那名率領周國“神機軍”,為柴榮攻城拔寨的副都指揮使會不會就是自己的義兄楊新。如果是的話,那就說明自己的這位義兄已經投效了周國朝廷,那麼總有一天作為漢將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