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章 楊業的憂慮,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己會和作為周國“神機軍”實際創立和指揮者的楊新在沙場上相遇——漢、周兩國乃是誓不兩立的仇敵,在其中一方徹底失敗之前,雙方的戰爭將不會停止。
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楊業對自己可能會和義兄楊新兵戎相見很是焦慮。之所以會如此,一方面是楊業不願兄弟相殘,另一方面他也是出於對漢國安危的擔憂——周國“神機軍”在淮南的表現擺在那裡,對於與周國仇怨更深的漢國的大將來說,楊業自然會想到如果周國在與漢國交戰時用上“神機軍”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雖然,隨後傳來的訊息——那位副都指揮使的名字叫做徐紹安——推翻了楊業的猜測,也打消了他的焦慮,使楊業暫時不必擔心結義兄弟戰場相見的難題,但他對漢國安危的擔心並沒有就此消除。因為楊新在與他的交談和書信往來中,曾經說過,在自己的結義兄弟中,就有一個叫徐紹安的人。此人在“清園”兄弟中排行第八,在海外時便是一名軍人。
同樣的姓名,再加上週國的那個徐紹安能夠把使用火器的“神機軍”訓練指揮的那麼出色,楊業可以斷定此徐紹安便是彼徐紹安。楊新雖然沒有出現在周國的軍隊之中,但他和他的那些來自海外的兄弟們投效周國卻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了。
好在柴榮在佔據了淮南之地後,既沒有對唐國採取更進一步的進攻行動,也沒有掉過頭來攻打漢國,而是在穩定住了淮南的形式後結束御駕親征,班師回朝。雖然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柴榮此次罷兵不過是暫時停手,為的是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為下次戰爭做準備,但期間至少有一年的時間不會再發生大的戰事——正因如此,楊業才會離開太原返回代州邊鎮,重新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經常南下騷擾的遼軍身上,從而才會在大堡戍被佔之後,率領大軍前來應戰。
既然由對方士兵手中的武器聯想到了徐紹安麾下的周國“神機軍”,楊業此時便有了一個大膽的推測——攻佔大堡戍的敵軍可能來自周國,並且很可能就是那支大名鼎鼎的“神機軍”。儘管一時還想不明白這樣一支周軍是如何闖過重重關隘來到大堡戍的,但楊業依然沒有馬上否定自己的這個推測,而是決定第二天一早進行一次試探性攻城,來驗證一下自己的推測是否能夠成立。
打定主意,楊業便帶領手下眾將爬下了望樓,回到中軍帳繼續議事,而議事的重點也從大軍的統一指揮問題轉移到了該如何與大戍堡中的敵人進行作戰的問題。
出於對自己的推測尚無絕對把握的考慮,楊業並沒有向眾將說明自己對堡中敵軍來歷的看法,只是向大家表示,由於對堡中敵軍的戰鬥力以及身份來歷尚不明瞭,因此對大堡戍的進攻不宜倉促發動,而是應該謹慎為上。大軍在正式對大堡戍發起進攻之前,可以先行派出一部分部隊,對大堡戍進行一次或者幾次試探性進攻,待摸清敵人的底細後,再正式攻城。
作為這支大軍的最高統率,楊業提出的這條非常中規中矩的建議自然沒有任何人會反對,眾將紛紛表示贊成。隨後,楊業又指定了一名來自雁門關的副將負責第二天的試探性進攻。那名雁門關副將雖然心裡並不情願去做這種前途未卜的試探進攻,但嘴上卻不敢表露出分毫,而是裝出一副非常堅決的神情,向楊業領命。
安排完了第二天試探進攻的事情,天色已經黑了下來。楊業與眾將一起吃過晚飯後,便回到了自己的臣帳之中,準備好好休息一晚,為即將開始的大戰養精畜銳。
由於此前幾天不是忙著進行出兵的準備,就是忙著趕路,生怕遼軍在自己到達大堡戍之前逃回遼國,或者再去別的地方搶掠。再加上下午又和眾將議了半天的軍情、戰法,饒是楊業身子骨結實、精力充沛,此時也有了一些倦意。因此,在躺倒在行軍床上之後,一陣陣的睡間便向楊業襲來。
就在楊業似睡非睡,有些迷迷糊糊的時候,他突然感覺到臥帳之中的氣氛似乎不太對,好像有人正在盯著他看。雖然此時的楊業還沒有完全從被人吵醒的迷糊狀態出恢復過來,但從軍多年的經驗還是使他作出了一系的反應。只見他一伸手就從自己的枕頭底下抽出了一把腰刀,而後便以極快的速度從從軍床上翻起,在雙腳落地站穩的同時,他已經大致判斷出帳中那人的大概位置,緊接著便向那個方向揮刀砍去。
出乎楊業意料的是,他這一刀卻劈空了。帳中的那位不速之客已然不在那個位置了,而是身形一閃來到了他的身側。對方的敏捷身手令楊業意識到自己今天看來是遇到了強敵,想要脫身光靠自己只怕是不可能了。因此,在改劈為斬,揮刀橫掃的同時,楊業便準備呼喊自己在帳外的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