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兵進大堡戍,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負責在官道上等候的常生俊得到唐潮的指示,立即指揮留守的兵士行動起來,將所有車輛都移到了官道旁的樹林中,開始卸下上面的各種物資,向山寨中搬運。
雖然山路比較崎嶇,但是一來白石寨離官道的距離並不遠,二來參加先頭部隊的兵士都是身強力壯之人,二百多個壯小夥子甩開膀子幹起來,倒是沒花太長的時間,就把幾十車的補給物資中的大部分都搬到了寨子裡——剩下一部分還要供先頭部隊後面行程使用。
臨近中午時分,所有需要搬到白石寨中儲存的物資都已到位。唐潮一面命人埋鍋做飯,一面架起電臺,向大本營那邊彙報奪取白石寨的情況。唐潮發給委員會和軍事部的電報中除了將奪取白石寨的經過講述一遍外,還特地詢問了一下應該如何處理那投降的的近三百名俘虜。
因為在軍事部當初的計劃中,是按照之前平滅三寨時的經驗來計算白石寨的抵抗能力的,所以其預估的俘虜數量只有不到百人。可出乎意料的是,由於“飛龍軍”的名聲已經隨著“砥礪一號行動”的進行而遠播各方,面對這樣一支有如凶神惡煞一般的隊伍,這白石寨的嘍兵根本沒有多少抵抗意志,一頓炮火過去就舉手投降了。這樣的結果——準備了一百人的飯卻來了三百人——搞得唐潮有些措手不及,不得不向委員會及軍事部要個章程。
唐潮的電報發出不久,便接到了委員會和軍事部聯名發來的覆電。在覆電中,委員會和軍事部先是肯定了唐潮兵不血刃奪取白石寨的戰果,隨後又要求唐潮儘快將這處兵站建立起來,以便後續部隊能夠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至於那些嘍兵俘虜的該如何處理,覆電中給出的解決方式是暫留在原地小心看押,下一批隊伍到達時,將會有專人負責將這些俘虜押回良鄉,按照上次對待“紫石寨”和“飛雲寨”被俘嘍兵的方法,經過審訊後發到團隊的各處礦場做苦力。
得到了確切指示,唐潮心中便有了底。考慮到嘍兵俘虜的數量不少,如果自己留的看守人員多了,勢必會影響先頭部隊後面的行動。如果自己按照計劃只留少量兵士看守兵站,等待後續部隊到來,又可能因為出現紕漏,而沒法將這些俘虜看管得周全。思來想去,唐潮最終決定略微修改一下行動計劃,將先頭部隊出發的時間向後推遲一天,待第二批部隊到達這裡後,再率隊離開。
唐潮的想法得到了委員會和軍事部的認可,先頭部隊在白石寨多休整了一天,在與第二批部隊匯合,並將那近三百名俘虜交給其中負責看守這處兵站的部隊——後勤營的一個連,以及步兵第二營的一個步兵排——後才再次啟程,向著飛狐縣、靈丘縣方向繼續前進。
在抵達遼、漢邊境前,唐潮這支先頭部隊又根據計劃,先後攻破了位於飛狐縣附近黑石嶺上的黑石寨,以及位於靈丘縣附近的恆山上的石銘寨,並與隨後趕到的後勤部隊相互配合,在這兩處山寨都建立了後勤補給兵站。
這兩處山寨的奪取過程與白石寨差不多,光是“飛龍軍”的名頭就已經可以徹底摧毀這兩處山寨中首領和嘍兵的抵抗意志,因此這兩次小戰鬥幾乎都是在兵不血刃的情況下結束的。不過,考慮到路途越來越遠,將俘虜押回良鄉那邊太過麻煩,因此委員會和軍事部對這兩處山寨嘍兵俘虜的處理與白石寨不同。其中,對於規模較小、嘍兵較少,只有百餘名俘虜的黑石寨比較寬容,既沒有派人來把俘虜帶走做苦力,也沒有全部殺掉,而是將其全部圈禁起來,待“砥礪二號行動”結束,“飛龍軍”的部隊返回良鄉後,便將這些俘虜給放了。而對於規模較大、嘍兵較有,抓了三百餘名俘虜的石銘寨,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委員會和軍事部發來的命令只有一個字——殺。
雖說在這個時代,都覺得殺俘是個不祥的做法,不能妄開殺戒。但是,來自現代社會的穿越者們,對這種比較迷信的說法並不在意。真正令他們在意的是所謂人道主義精神,以至於有些穿越者對於委員會和軍事部命令唐潮殺光石銘寨的所有俘虜頗有微辭。不過,這樣的穿越者只是少數,無法改變委員會及軍事部下達給唐潮這支先頭部隊的命令。於是,在奪取山寨的第二天,石銘寨那些被俘的嘍兵便都成了刀下之鬼。
在完成了三座兵站的建設後,唐潮絲毫不敢耽誤,立即率領先頭部隊繼續前進,於應歷七年陰曆四月十三這天中午,順利抵達了遼、漢交界處的“瓶形砦”,也就是在穿越眾們在穿越之前所生活的那個時空中赫赫有名的平型關附近。
在關口附近一處比較隱蔽的山谷中紮下營盤後,唐潮一面命兵士們吃飯休息,一面帶著常生俊及其他幾名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