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五章 無機可乘,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唐潮的命令下完,三個步兵連的連長也向手下的兵士們下達完了“成立姿射擊隊形”的口令。隨著連長們的口令,三個步兵方陣立即作出了反應,原本排成密集隊形的兵士們迅速分散開來,變成了相對稀疏卻又錯落有秩的三列橫隊。
“飛龍軍”的突然變陣令帶兵衝出大堡戍的那位趙指揮有些看不懂了。在他看來,面對對方步兵的衝擊,本方的步兵要麼是結成密集方陣,以長矛殺傷敵軍,要麼就分散成一個個小陣,靠彼此間默契的配合來殺敵。可對方卻反其道而行之,既不結大陣,也不結小陣,反而變成稀疏的一字長蛇陣這樣違反常識的陣型,實在是令他想不明白——這樣的陣型自己這邊一衝便透,根本起不到阻敵的作用。
這位趙指揮雖然對對方的陣型迷惑不解,其腳下的步伐卻一點沒有變慢。在“飛龍軍”完成變陣後,漢軍已經殺到了距離“飛龍軍”步兵陣線不足百米的地方了。眼見漢軍已經進入己方射擊成績最差的步兵也能命中的區域,唐潮毫不猶豫的扣動了已經抵在肩膀上的95式自動步槍的扳機。
“砰!”的一聲大響,跑在漢軍隊伍最前面的趙指揮只覺得胸口好像被大錘猛砸了一下,似乎有一個熾熱無比的物體鑽進了自己的胸膛。他下意識的低下頭看向自己的胸口。結果發現自己胸口處的皮甲莫名其妙的破了一個小洞,殷紅的鮮血正從破洞處噴湧而出。而隨著鮮血一起流出的似乎還有自己的力氣,自己的腳步開始不由自主的減慢並有些踉蹌起來。在堅持著跑了三、四步後,已經完全沒有力氣的趙指揮雙腿一軟撲倒在了地上,掙扎了幾下後便再也不動了——他至死也沒搞明白,自己到底是怎麼送的命。
隨著唐潮打響了第一槍,排成三列橫隊的三個步兵連在連長的指揮下,也都舉起了手中的步槍,按照平時訓練的戰術,一絲不苟的開始進行經過穿越團隊軍事部諸位兄弟改進後的新式“三段射”。
雖然還是叫“三段射”,雖然還是三排兵士依次向敵人射擊,但基於“五五”式步槍每分鐘十五發的標準射速,在漢軍衝陣的步兵跑到“飛龍軍”步兵戰線跟前的近二十秒時間中,每名“飛龍軍”的步兵都進行了五次射擊——其實經過訓練計程車兵完全可以做到每分鐘射擊二十乃至二十五發以上,但考慮到自產槍管的效能和使用壽命問題,在科技部的建議之下,軍事部將“五五”式步槍的射擊速度限定在了每分鐘十五發。
這樣算下來,三個連的步兵共射出了一千六百餘發子彈,每個衝鋒的漢軍士兵平均會攤到三發以上。儘管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飛龍軍”士兵射擊的命中率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但在如此近的距離內,就算射擊成績最差計程車兵,打出五發子彈也至少能做到有一發命中目標了——百米範圍內,不知道臥倒躲避槍彈的活人全身靶總比訓練場上的移動半身靶要好打一些。
當然,考慮到有不少士兵在射擊時瞄準的可能是同一個敵人,所以五輪射擊過後,還是有二、三十名命大的漢軍衝到了“飛龍軍”步兵戰線十步之內。不過,還沒等這些已經有些紅了眼的漢軍揮刀劈向那些置自己袍澤於死地的敵軍,對面的敵軍便已經先他們一步做出了反應。就見前排敵軍迅速的後退,而後排的敵軍則將手中那根樣式奇怪的鐵棍平端,快步迎了上來。只不過,與剛才那些退到後面的敵軍士兵不同的是,他們手中鐵棍的下端都固定有一把鋒利的短刃,使得整件武器就好像是一杆外形奇特的短矛。
這樣一來,原本以為對方只有遠射兵器,無法和自己進行近戰的漢軍士兵們頓時傻了眼。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拿的是單刀,只有一兩個士兵使的是長槍——經過嚴格訓練的“飛龍軍”士兵們認真執行了作戰操典的要求,對裝備長兵器的敵軍予以了“重點照顧”,是以能衝到“飛龍軍”步兵面前的漢軍士兵中,持長槍的只有人品值大爆發的一兩個人。
到了現在,無論是“飛龍軍”步兵,還是衝過來的那二、三十名漢軍士兵,都非常清楚這場短兵相接的白刃戰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因此,在經過短暫的對峙之後,“飛龍軍”的一名連長自作主張的對漢軍士兵喊了一句:“放下武器,跪地投降不殺。”
他這句話喊完,不知道是沒有聽懂,還是出於顧慮不敢相信對方的承諾,那些漢軍計程車兵們並沒有任何的投降動作——當然也沒有任何的進攻動作——而是僵在了那裡,一動不動。
就在這時,從大堡戍大門的方向傳來一聲吶喊,又有一隊漢軍從中殺出,呼喝喊叫著向這邊衝了過來。那支與“飛龍軍”對峙的漢軍似乎是被自己同伴的喊殺聲給驚醒了,不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