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9部分,崇禎七年,千頃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且對於這個時代的一般人來說,做賬房寫寫畫畫,記錄數字,出多少入多少,那真是跟天書一樣了。

磐石堡的賬目一直是比較混亂。

而劉大庫來了之後,這個問題立刻改觀,他把所有的賬目重新清查了一遍,登記造冊,然後又讓人把庫裡面的物資分門別類的擺放,該保養的保養,該擦拭的擦拭。整個是煥然一新。

董策也給了他一個總庫副大使的差事,每個月一兩五錢銀子的月錢。若是願意的話,還可以在城內給他建一套住宅,把家人給接過來。

不過現在劉大庫暫時處於一個觀望的態度而已。

趙大會聽見董策招呼,趕緊把手上的活計交給手底下一個幹練的夥計,拍拍手跟著董策走到一邊。

董策笑道:“趙掌櫃的,本官請教請教你,這糧價,四處都這般貴麼?這是城中鎮裡的價格,還是鄉野之間也是這般?若是直接去村裡買,是怎麼一個行情?”

“不敢當大人請教。”趙大會以為董策在責備他售糧價格高,額頭冷汗都滲出來了,趕緊哈了哈腰。

“誒,你別多想,本官便是一問而已,並未責備你的意思。”董策擺擺手笑道。

趙大會這才放下心來,道:“大人有所不知了,咱們大明朝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行會。行會雖然不是官府,但行會里面的頭面人物,卻都是地方上的鄉紳大戶,家中多半有人取了功名或是在外為官的,便是在官老爺面前,也是說得上話,官府也須得讓他們三分。是以行會,在地方上勢力極大。”

“小的實話說一句,現如今糧價哪有那般貴了?去鄉野村間收的話,只消二兩銀子一石,就不知道多少農戶搶著賣。只是此路不通啊!”他嘆了口氣:“大同鎮的做米麵糧油這塊兒的行會行首會同幾個大糧行的東主,定下了規矩,要收糧食,只能五錢一石,要賣糧食,只能四兩一石。誰若是敢擅自提高收購價格,壓低外賣價格,便是跟所有做糧食的過不去,就要砸了他家的店,讓他再也做不下去!”

董策點點頭,這種伎倆,也並不鮮見,說白了就是搞區域性地區的價格壟斷麼!

不過和後世那些巨頭托拉斯的壟斷不同,人家靠的是市場佔有率,而這些行首行會所依仗的,無非就是權勢而已。

董策根本就沒問‘怎麼沒有官府管啊’之類的這種蠢話。根本不用問,肯定有官府的影子在後面,其中的牟利,說不得也得分官府一份兒才成。

這都是一眼就瞧得出來的。

“五錢銀子一石,百姓也不是傻子,誰願意去賣?不過朝廷不要交糧食,要交銀子,他們又沒別的進項,只得低價賣出去!唉,那個慘啊!現在大同鎮還有周邊那些市鎮,糧店前頭每日都是愁雲慘淡,哭聲震天。”

趙大會頓了頓:“也有那善心的,略略抬高了一些價格,結果當日店就被一幫青皮混混兒給砸了,那店主給生生打死了,一幫人揚長而去,官府根本就不管。”

董策只是沉沉點頭。

任何制度,無論多好,在大明朝這種奇葩的土壤上都能滋生出孽障來。

像是張居正改革之前,百姓們一律是上繳實物稅,於是就有了淋尖踢斛。本來該交一石的糧食,能讓你交一石五斗!多處的這些,不就是讓這些中間經手的給私吞了麼?

而張居正改革,一條鞭法之下,不用再交實物稅了,一律改為交銀子,本來是為了方便運輸,也可減輕百姓被勒索訛詐的負擔。但是卻沒想到,這一改,百姓的負擔就更重了。第一是火耗。“火耗”,是指碎銀熔化重鑄為銀錠時的損耗及花費。因為百姓們上繳的都是碎銀子,而運往京城的時候,需要把百姓交的碎銀熔化重鑄為統一規格重量的銀錠。於是就有了火耗,火耗是朝廷規定要徵收的,差不多在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左右,這個負擔自然是壓在了百姓身上。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一九七 香車

而地方上徵收的火耗,往往是要高達百分之四無十,多出來的那些,自然就是給吃了。d…m

第二則是官府和糧商勾結。百姓要交銀子,就只能把糧食賣給糧商,而糧商借機壓低糧價,大斗進小鬥出,讓百姓又給剝一層皮。

這些腌臢事兒的出現,究其根源,無非是制度不嚴,而且地方鄉紳勢力過大而已。

董策點點頭,心中已經有了些計較,不過他主要問的還不是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