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5部分,崇禎七年,千頃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第641章 八零零 金國使者的訊息

董勇振問道:“他說什麼?”

那通曉蒙古語計程車卒給翻譯了一遍,董勇振哈哈一笑:“我們可不是什麼使臣,我們不過是兩個小小軍漢而已,根本就做不了主的。你跟我來!”

說著便是策馬轉身,帶著那日蘇來到劉若宰馬前。

那日蘇雖然分不清大明朝官袍的顏色和上面的圖案代表的是什麼,但是他看劉若宰那神情氣度,再看看他被眾人簇擁在中間的氣派,便知道這個人,肯定是個明國的大官,而且應該也是此次主事的人。

那日蘇又恭敬的行禮,然後把剛才說的話說了一遍。

劉若宰微微一笑,心中暗道:倒是個曉事之人。

他看了那日蘇一眼,發現這個老人眼神有些惶恐,劉若宰先是微微一怔,然後心裡便是明白他在懼怕什麼。他心裡暗暗嘆了口氣,笑了笑,道:“你放心,我們來不是為了殺人的。你手下這些百姓,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無需驚慌,更無需逃離,我們不會殺他們。你帶路,本官還有厚賞。”

那通曉蒙古語計程車卒翻譯之後,那日蘇趕緊道謝。、

而後劉若宰便是讓那日蘇跟自己並馬而行,繼續前進,那充當翻譯計程車卒也被他留下來了,他還有挺多話想問那日蘇。

劉若宰店跟那日蘇說些閒話,問的都是察哈爾部的風土民情,百姓生活這些瑣事。比如說,這邊的草地肥不肥呀?比起歸化城周圍如何啊?來到這邊之後,生活是變好還是變壞了?現在活不活得下去,生活的怎麼樣呀?

都是一些看起來似乎沒什麼要緊的瑣碎事情,但其實從這些小事兒中,往往能推斷出來很多東西來。這都不是什麼敏感或避諱的問題,那日蘇便一一解答。

說了一陣兒之後,劉若宰忽然問道:“聽說前一陣子,東邊兒金國來了些人是嗎?”

他神情淡淡的,語氣也很是輕描淡寫,只不過話裡的內容卻是讓那日蘇悚然一驚。

東邊來的人,東邊來的還能有誰?

他不想回答卻又不敢不回答,只得裝聾作啞,道:“大人您說的東邊兒,指的是?”

劉若然卻不想放過他,直截了當的便是指了出來:“建奴,有沒有來人?”

那日蘇的心狠狠的哆嗦了一下,後背滲出一層冷汗,他抬起頭,剛好接觸到了劉若宰的目光,發現這位明朝貴人眼中一片冰冷。那日蘇心裡暗暗嘆了口氣,終於是扛不住了,他低聲道:“我不知道東邊有沒有人來?建奴有沒有派人來?只是聽說,前幾日有些梳著辮子的人到了這裡。”

“他們待遇如何?”

劉若宰毫不放鬆,步步緊逼接著又問了一句。

那日蘇既然已經開口了,便也不在乎別的了,有點兒破罐子破摔的意思。他低聲道:“聽說,是特命大臣伊爾登林格親自陪著的。”

特命大臣,是林丹汗認命的統轄某幾個萬戶的一個官位,權勢非常之重。比如說那位帶著數千戶部民投奔了努爾哈赤的錫爾呼臺吉,就曾經被林丹汗任命為統管左翼三萬戶的特命大臣。

此時的察哈爾部早就不是幾年前的察哈爾部了,第一次西撤的時候,就有許多察哈爾部的附庸部落留在了之前的領地上,現在基本上都已經被後金給吞併。而第二次西撤,也就是從歸化城來到大草灘的這一次,由於撤退的倉促,使得七八成的族民都沒有跟過來,而是失散在了逃亡經過的那大片區域上。

而在西渡黃河之後,由於缺少糧食,又是死了不少人,現在大草灘上的察哈爾部,儘管還有上萬人,但只怕還不到巔峰時期的百分之五。

現在察哈爾部的特名大臣,其權力基本上已經是相當於丞相了。

有特命大臣親自陪同,建奴得到的這個待遇,可是相當不低呀!

劉若宰心中有些陰鷙,但臉上卻沒有絲毫表露出來,而是繼續跟那日蘇談笑。

越是往前,人煙就越是稠密,時不時的就能瞧見在放牧牛羊的牧民。遠遠的,還能瞧見不少聚在一起的帳篷,那裡是牧民的聚居地,每一處聚居地就代表著這裡有一個部落。

只不過,這一路過來,看到的部落規模都不算大。

董策暗自推測,要麼是那些大部落在更核心的區域,要麼就是略有些實力的大部落此時都已經離開了。

董策感覺,後者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或許是因為看到有自己人陪在這些明軍身邊,知道這些明軍是沒有惡意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