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5部分,崇禎七年,千頃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以牧民們並不很慌亂,有的人還好奇地在那裡打量。不過,收穫最多的,還是仇恨的眼神。說起來,後金跟林丹汗之間固然是有著血海深仇,但其實林丹汗跟大明朝雖然有過一段甜蜜期,但是在他死之前的那幾年,跟大明的關係也是相當之惡劣。

林丹汗第一次西遷的時候,後金跟在屁股後面攆著打,那時候明朝邊軍不但不幫著林丹汗,反而是跟後金在暗中配合,很是陰了林丹汗幾次。而林丹汗在離開呼和浩特,西渡黃河之後,到達大明的甘肅鎮寧夏鎮邊外的時候,此時的察哈爾部缺衣少食飢寒交迫,察哈爾部人想跟大明朝進行貿易,結果遭到了大明朝邊將的拒絕。

既然沒法正經做生意,那就只好去搶,於是又是一番大亂戰。在崇禎六年和崇禎七年,林丹汗屢次犯邊,和寧夏鎮甘肅鎮都打過,甚至還和洪承疇交過手,雙方都死了不少人,關係急劇惡化,仇恨急劇上升。

這些蒙古牧民,不少人家中都有人在和漢人的戰爭中或傷或死,會有這種仇恨和敵視的情緒也是正常。他們死傷了不少,明朝邊軍又何嘗不是折損嚴重?董策在來的路上聽劉大器說過,在過去的兩年中,甘肅鎮僅僅是折損在察哈爾部手下的軍兵,便超過了兩千!

甘肅鎮一共才多少人?

察哈爾部佔據的這片草原,面積非常廣大,足足前進了兩個時辰,方才到達了察哈爾部本部的草場。

雖說現在大草灘上的這些蒙古人被統稱為察哈爾部,但實際上這個說法是不對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察哈爾部,以及他們的附庸部族。

外圍的那些都是附庸部族,而察哈爾部佔據著最核心也是最肥美的那一大片草場。

根據那日蘇的說法,從這裡到汗帳,至少還有一百多里的路程。也就是在這裡,劉若宰等人終於碰到了察哈爾部派來迎接他們的人。

遠遠的,董策便是瞧見,一隊騎兵等候在前面,這隊騎兵大約在二百人左右。

對面隊伍***來幾個騎兵,打馬過來,到近前大聲的喊了幾句,劉若宰問道:“他們說了什麼?”

那日蘇趕緊道:“他們說,聽說有尊貴的明朝使臣到來,囊囊太后特意派烏雲娜福晉前來迎接。”

“哦?”一聽來的是烏雲娜福晉,劉若宰臉色立刻變得有些陰沉,心中陰霾更重。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表現,倒不是因為對方是個女的。來之前劉若宰就已經做了很多的功課,知道在察哈爾部中,林丹汗的這些遺孀的地位並不低,他們每個人手中都掌握了非常多的族民和相當的兵力。派一個福晉來迎接,論其規格來,並不比派遣其它的高層貴族迎接來得低。

【嘿,想免費讀此書?快關注微信:和閱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第642章 八零一 烏雲娜福晉

派特命大臣陪著建奴的,而來迎接自己卻只是一個烏雲娜福晉,這就讓劉若在心中升起了一絲警惕:察哈爾部是不是已經準備投向建奴了?

劉若宰吩咐在距離對面大約十丈之外停下。

這下離的近了,董策也看得清楚了一些。對面那些蒙古騎兵,他們胯下的戰馬,瞧著倒是都還不錯,但身上的裝備,就未免有些寒酸了。他們這二百餘人中,身上穿著鎧甲的不超過十個,絕大部分人只是披了一件袍子。他們基本上每個人手中都持著短弓,不過很多人身上甚至都沒有佩戴近戰用的兵器,比如說腰刀之類。

連近戰的武器都不能配全,顯然,察哈爾部的某些物資已經是相當短缺。

片刻之後,對面的隊伍中有幾人越眾而出,策馬向前。

劉若宰也在董策等幾人的簇擁下打馬向前,雙方離得越來越近,董策一眼就瞧見了烏雲娜福晉。

這位已經可以稱為太后的烏雲娜福晉,年紀並不大,瞧著也就是二十三四的樣子。她的長相,大致可以用兩個詞來形容:秀美,柔弱。

她長得很漂亮,一張很是秀美的瓜子兒臉,身上卻是透著濃濃的書卷氣。瞧著不像是在草原的寬廣天地中長大的蒙古女子,反倒像是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走出來的小家碧玉。

雖然穿著寬大繁複的袍服,但還是看得出來,她的身形很纖細窈窕,似乎一陣大風颳過,就能把她吹起來一樣。

看著劉若宰董策等人,她的眼神怯怯的,還沒說話臉上便已經浮起了一絲慌亂。只是那抹慌亂之中,卻還帶著掩不住的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那年還好嗎

上網找工作

有道昏君

炒作

安辰一若

散發弄舟

鳳在蒼穹

閃啊閃

撞破殘疾學霸的秘密後

罄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