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9部分,崇禎七年,千頃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西寬約三米,每間之間都隔著相當大的空間。

四個角兒上用碗口粗細的木頭柱子撐了起來,在兩根木頭柱子中間,每隔一尺的距離,便豎起了一個手臂粗細的木頭。然後在這些木頭的內外兩側,則是橫七豎八的釘滿了巴掌厚的木板,木板之間的縫隙裡面,塞滿了碎石子兒,土坷垃,荒草之類的東西,如此一來,一堵牆便形成了。屋頂上面搭建的也是大木板,上面蓋的是野草,厚厚的一層。

這棚子很是簡陋,冬天一起風,根本就擋不住,外頭大風裡頭小風,呼呼的冷的邪乎,只往人身子裡頭鑽,冷的跟冰窖也似。至於其它時節下雨的時候就不用說了,裡頭鐵定得把什麼玩意兒都泡了。

也虧得今年冬天沒怎麼下雪,一旦雪稍微大一點兒,屋頂直接就得塌!

不過既然是給俘虜們住的,那就沒人管這些了。

這裡面關押的便是俘虜的那些六稜山山賊們。

他們本來有一百多人,後來因為有些人陰謀逃走,結果給看守的家丁們一頓砍殺,之後又把所有有關聯的都拎出來宰了,便只剩下九十人了。有了又因為一場群毆,前前後後死了十三個,現如今只剩下了七十七人。

這七十多人便被分開關在這三間大棚子裡頭,如此安頓,也是為了防止他們串連或者是引發大範圍的群毆。

營地只開了一道門,而且不大,大約也就是能夠容納兩人並行而已,在門口旁邊,便是一個木頭搭建的二層小樓。這小樓也頗為的簡陋,不過比起裡面的棚子來就要好得多了。樓不大,上下也就是各自一間房子的大小,但是卻足有兩丈來高。在二樓朝著營地的那一面,開了窗子,從那裡,剛好可以無死角的俯視整個營地。

這小樓是負責看守他們的董府家丁住的。王渾帶人據守在此,自從這些俘虜被押解過來之後便是如此了,這些俘虜很是危險,董策倒是不怕他們逃跑,反而是怕他們流竄到磐石堡外面的村落中搞破壞,是以對他們的看守極為嚴格,便是去伏擊范家商隊那一次,也是沒有抽調這裡的人手。

一樓住人,二樓則是兼具著瞭望塔的功能。

這會兒,營地裡面卻很是熱鬧。

剛剛吃完午飯,大鍋和灶具方才才被撤下去,那些還在燃燒的木炭都給用水澆熄了,放在一塊兒大石頭旁邊,下一次燒火做飯的時候還能用。這裡的建築都是木製的,很容易就引起火災,因此防火乃是重中之重。

那條壕溝便是為了防備這個,壕溝流過營地之外,在外面繞了小半圈兒才消失在亂世之間,到時候裡面儲滿了水,一旦發生火情,便可以就近提水救援。

王渾手摁在腰間刀上,坐在一塊兒石頭上,目光在這些俘虜身上掃來掃去。

這邊生火做飯從來是在戶外的,吃飯也在外頭,所有人露天而坐,而且吃飯的時候,家丁就在一旁摁著刀,手裡拎著鞭子盯著。只要是一有不對,立刻上去就是拳打腳踢鞭子抽,一頓暴打!

這些暴徒什麼事兒都乾的出來,自從來到磐石堡之後,因為一口吃的互相打起來的事兒可是不少了。

而且在這兒盯著還有一個目的——防止有人私藏吃食,這兒的規矩是,吃完就吃完了,不能私藏。

不少俘虜都是收拾東西出門兒了——其實說是收拾東西,不過就是手裡拎著兩根繩子而已,除此之外,並無其他。他們路過王渾邊兒上,都是恭恭敬敬的哈腰行禮問好,王渾愛答不理的哼哼兩聲兒,他們便是趕緊應了,然後才出營門。出得營門,去的方向卻是各自不同,往東南北去的都有,卻是往西邊兒去的最少,因為往西邊而走,過了河再走一陣兒就是磐石堡下面百姓住的村子了。他們之間是互相不願意打交道的。十斤也拎著兩根繩子打算出門兒了。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五零四 幹活兒

今日吃的是烙油餅,這也是十斤最愛吃的,做油餅的那漢子不是什麼做這行營生的出身,手藝卻是極好,烙出來的油餅又香又脆,一口咬下去,滿嘴冒油…大口大口的咬著,心裡頭都是舒坦。

十斤吃的黑色的嘴唇上沾著油光的,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他走過來,也向著王渾行禮,王渾對別人都是愛搭不理的,不過卻知道這巨漢雖然長相兇惡,實則性格頗為的膽怯懦弱,也沒怎麼幹過惡事砸,在這些山賊裡面倒算是最溫良純善的一個了,因此對他倒是也比別人好些。

他笑吟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