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7部分,崇禎七年,千頃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董策眼中殺機一閃而過,便也站在那兒不說話,兩人便是這般大眼瞪小眼的,在這兒僵持起來。這縣衙院內頗為寬敞,大堂的兩側廂房乃是吏員辦事之六房所在。其分佈為東側是吏、戶、禮三房,西側為兵、刑、工三房。糧科、馬科及承發房、鋪長司等科房職司也分別排列於左右廂房中。這六房,便是對應的中央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其對應的權力也是彷彿。每一房內都有管事之人,都有若干個辦事人員,下面更有差役行走。一個縣雖然在吏部有編制有記錄的官員只有三個,但是真正的辦事人員卻是不止百人,若不然這一個諾大的縣如何能夠管的過來?即便如此,大明朝的縣以下基層政權也是基本癱瘓,都靠著地方鄉紳維持。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二六六 狗奴才
沒有之一…
糧科從戶房分出,二者的分工是:戶房止是分派錢糧,收解俱是糧房。馬科從兵房分出,負責承發吏設管公文及管詞狀。鋪長司為急遞鋪鋪長辦公之所。除此之外,還有東庫房、承發房等機構。東庫房具體負責財務收支,承發房則主管檔案來往轉送、檔案保管等。還有儲藏冊籍檔案的架閣庫、冊房,以及存放各種器具財物的鹵簿庫、帑庫、鑾駕庫等,也位於大堂附近。這大堂為縣衙審理案件的主要場所,大堂兩側科房便是縣衙主要辦事機構。
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中機構之龐雜,絲毫不遜色於中樞。大明朝房科最多的一個縣是北直隸宛平縣,宛平縣大堂兩側有多達15個房科。
而有的縣,在大堂的東或西側,還設有一個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