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二十一章 劍走偏鋒,變臣,宇十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欣菲總算空閒下來,夫妻倆有時間坐在一起喝喝茶,偶爾興致來了,郎吹笛、妾彈琴合奏一曲,只羨鴛鴦不羨仙。
冬兒已經帶著晨智和韻思前往老家平山鎮,江安義讓她順路前往近水村,讓晨智代替自己向範師賀壽。江晨智豐樂十四年出生,今年十二歲,與弟弟江晨益一起跟隨範師本啟蒙,算是範氏一脈相傳,去見見師公,讓師公指點幾句,冬兒是很樂意的,晨智雖是長子,卻非嫡出,年紀漸大,作孃的要為他多爭一些。
想到幾個兒女江安義心情沉重,自己在外奔波為官,與妻兒離多聚少,便連兒子的學業都不能看顧,實在是愧為人父。
欣菲婉言勸道:“江郎,範師兄學問淵博,德行高尚,智兒、益兒跟著他定然學有所長。宦海行舟,頗多風雨,夫君要掌穩舵,才能護得一家人安穩。”
江安義嘆了口氣,冬兒前往平山鎮,京中就剩下彤兒帶著晨益、韻亭、韻婧、晨毅四個兒女。當初江安義前往化州彤兒便想隨從,現在冬兒走了彤兒越發像心中長了草,家信中屢屢提到要來化州。可是李明行卻私下帶來了天子的口諭,化州戰事頻發,讓彤兒帶著兒女安心住在京城,免得江安義牽掛。
訊息傳到化州,江安義沉默良久,天子分明是把彤兒、晨益他們當成了人質,防備之意十分明顯。按照朝庭制度,五品以上的官員在外任官,身邊家人可以隨同前往,江安義在化州任刺史時,家人都在會野府。此一時彼一時,先皇對自己是信任的,太子口口聲聲稱自己為江師,可是剛即位為天子,對自己便滿是戒心。
心頭的不舒適沖淡了內疚感,先賢說過“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既然天子不把自己當成手足,自己似乎也用不著像對先皇般赤膽忠心。
石重仁不知道他的暗奏呈上,最直接的效果是讓江安義一家人無法團聚,他正在書房興奮地翻看著羅觀泰呈報上來的諜報,僅僅半個月時間,羅觀泰便將刺史、顧別駕、伍司馬等幷州大小官吏的陰私事掏了出來。
“刺史興清,憑藉闢除屬官、吏的權力,三年時間將府中主簿、功曹、從事、掾官都賣了個遍,多則三四百兩,少則五六十兩,光賣官一樣就得銀六萬兩以上;年節各縣縣令按慣例進獻每人八百兩,幷州八十四縣,每年可得銀八萬兩……顧意達利用家人插手道路、水利興修,開設賭場、糧鋪,甚至朝庭增援化州在南鋒縣聚兵之時,與其妹夫勾結以次充好盜賣軍糧……伍元凱虛增府兵數額,五千府兵空額多達半數,從中吃空餉……”
書房中看人陰私事,石重仁開始還有一種雪夜讀的快感,當看到顧意興居然不顧前線死活,盜賣軍糧差點激起兵變時,氣得渾身發抖,站起身將荷花瓣青瓷樽狠狠地擲在地上。“啪”的一聲脆響,瓷片飛濺,石重仁破口大罵道:“一群蠹蟲,江山就要敗在你們手中,可殺不可饒。”
五月的天氣,書房內悶熱,可是石重仁卻感到陣陣寒意,都說三年清縣令十萬雪花銀,這話雖然有些誇大,但興清任三年幷州刺史,所得的銀子早就不下三十萬兩,如果天下各州的官員都像興清、顧意達這樣,父皇留下的基業已是千瘡百孔,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坍塌。
在京中聽到大臣們盛讚天下太平,國泰民安,聽得多了便當了真,前去化州看到一片繁榮景象,真以為天下都像化州這樣興盛,現在看來化州才是少數,怕多數像幷州這般吧。
心中暗暗後悔,像江安義這樣的國之棟樑本應倚用,可是包括皇兄和自己在內的許多人都認為他功勞過高,應該有所壓制。那封暗奏呈上,皇兄對江安義肯定越發防備,會針對江安義有所動作,石重仁浮出苦澀的笑容,有能臣而見疑,難道要靠興清這樣的貪官治理天下嗎?孤是不是錯了?
桌上那疊厚厚的諜報像巨石壓在石重仁的心頭,興清等人的劣績足以讓他們丟官入獄,御史臺派出的觀風使拿這些封疆大吏沒辦法,吏部考績主要看每年稅賦,各衙門收到的冰敬炭敬不少自然不會有人打岔子,要欺瞞的無非是高高坐在寶座上的那人。石重仁自失地笑了笑,反正自己遠走幷州,就算把真實情況奏明天子,恐怕天子心中還多半以為自己想奪權吧。
奪權,念頭有如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石重仁陡然坐直身子,看著那疊諜報目光閃動。物極必反,這些諜報若是用得好完可以控制住興清等人,刺史、別駕、司馬還有一些小官吏,這些人都乖乖地聽從自己命令,那整個幷州便掌握在自己手中。
親王就藩,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