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二十一章 劍走偏鋒,變臣,宇十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地的官府每月初要到銀安殿朝拜聽訓、稟報州務,但藩王只有知情權,嚴禁插手當地政務,王府的官員也不得在州府衙門兼差,當然手段高明的王爺自會想辦法打壓州府官員取得一定的話語權。幫親不幫理,天子總不可能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來責罰自己的叔伯兄弟吧,表面上的和氣還是要保留的。
手在諜報上撫過,石重仁嘴角露出冷笑,有了這些東西在手,保管興清、顧意達等人像家養的狗般聽話,誰要敢叫喚兩聲,直接拉出去宰了。
羅觀泰做得不錯,石重仁對於自己收伏羅觀泰等人的決定自覺得意,這些江湖人用得好比朝庭官吏有用得多,朝庭有龍衛暗衛為耳目,自己在幷州不妨建立自己的耳目,若是能多多收集官員的陰私,這可比二哥所謂的以德服人要快的多。
聽嚴勝森說羅觀泰為了辦好這件差事,自己貼錢收買線人,這份心意就值個七品參軍,明日召見羅觀泰等人好生嘉獎,孤可是賞罰分明之人。等化州將玉石開採出來加工,孤就不缺錢用了,到時候讓羅觀泰多找些武林中人替孤辦差,這些武林人不講規矩,但卻好用。
…………
田守樓的急信透過鏢局寄來,江安義大吃一驚,派人請來了張克濟。將信交給張克濟,江安義憂慮地道:“守樓在京中聽聞,天子認為我在化州威望過高,有意將方公調走,換周永桐來化州任刺史。”
張克濟邊看信邊道:“文貞公(韋相韋義深)的女婿周永桐嗎?他紀比起方公小不了幾歲,天子對韋家人倒是信得過。”
韋義深有兩個女婿,長婿周永桐殿中少監(從四品上),次婿張源官居右武衛大將軍(正三品),肅帝北征之時張源官隨同出征,並沒有什麼功勞,返京後仍回了左武衛做大將軍。周永桐是個儒雅文士,年少得中被韋義深看中,招為女婿,韋義深為相時他從縣令做到別駕,再調任京官,做到殿中少監,按步就班並沒有得到老丈人的照顧。石重偉即位,姐夫韋佑成是他信得過的人,愛烏及屋韋家長婿也得了天子賞識,準備派已是刑部侍郎的周永桐前來化州取代方仕書。
張克濟放下通道:“周永桐倒是個忠厚長者,他來化州之後多半蕭規曹隨,張某猜天子派他來之意,無非是盯著主公是否有異常的舉動,這是明謀。估計是洛王爺來化州之後向天子說了些什麼,天子對主公有些不放心,但冒然將主公調走,又怕邊境不寧、稅賦受影響,索性調走方公,換周永桐這樣的親信來盯著主公,等過兩年化州安定下來,再做安排。”
江安義怫然不悅,道:“江某自問對朝庭忠心耿耿,怎麼如此待我,先是不讓彤兒來化州,接著把方公調走換個光會吟風詠月的書呆子來,又要江某為朝庭賣命又把江某當賊看,江某索性奏本回家與家人團聚便是。”
張克濟笑道:“說起吟風詠月周永桐可比不過主公你,主公行得正坐得端不用擔心周永桐,周永桐算是個君子,不用擔心他無中生有陷害主公,天子派他來總勝過派程明道這樣的小人來。”
江安義嘆了口氣,閉口不語。他和方仕書相處七八年,彼此之間十分了解,江安義對方仕書十分敬重,而方仕書也視他為子侄弟子,沒少指點他為官做人的道理。前些日子方仕書還說,再在化州做個三兩年便告老還鄉,在香雪居中教習子弟逍遙餘生,沒料到聖旨很快就要將他調往別處。
張克濟道:“風起於青苹之末,天子對主公生出疑心,不可不慎。”
江安義意氣消沉地道:“記得初入澤昌書院有三試,蘇先生以‘殷有三仁焉,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試言高下’相詰,江某答‘君可諫則諫,不可諫則去,留有用之身,或牧守一方或教育一地;若國家危難關頭,則雖死不避,為國盡忠;若太平安定之時,則退之江湖以待時機,為國為民多做些實事,三仁不分高下’,想不到事隔多年,江某自己要做出選擇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