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鼠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1章 冀州蝗災,赤壁之崛起荊南,碩鼠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賢與龐統又商議了一陣,隨後龐統親自去安排完畢,先去了羅侯的親筆信命人暗中送給劉封,隨後傳令,叫商洛太守申儀、石泉都尉楊任、西陵太守劉敏、等人暗暗整備兵馬,外鬆內緊,防止劉備突然襲擊。
又傳詔叫南中都督李恢調兵遣將,隨時準備北上反擊劉備。
最後龐統加派了暗探死死地盯住諸葛亮、關平等人的一舉一動,以防有變。
劉賢認為,劉備若要正式與自己翻臉,在這之前一定會嘗試著救援諸葛亮。換言之,倘若劉備來救諸葛亮,那就說明兩家的戰爭不遠了。
劉賢與龐統經過推演,認為漢水道太過艱險,劉備進兵不易,既難收突襲之效,也難以展開兵力作戰,兵力有限的劉備多半不會從此路出兵。而南中又實在偏遠,且劉賢在南中兵力還算雄厚,就算劉備傾盡全力來攻也非短時間內可以拿下,遷延日久,反會給劉賢留下足夠調兵應對的時間。因此劉備若要攻打自己的話,最有可能的出兵路線是主力從巴東進擊江陵,偏師從嶢關進擊武關。
從巴東至江陵,山路崎嶇,水流湍急,是蜀軍佔了地利。若是劉賢能夠抽調出足夠的兵力禦敵於國門之外也就罷了,但若是蜀軍來的突然,漢軍兵力不佔絕對上風的話,那就最好是如史上的夷陵之戰一般,層層佈防,緩緩後退,在夷陵地界水流平緩之地發揮水軍優勢穩住陣腳,並拉長蜀軍的糧道,最後將之一舉擊潰。
而在狹長的武關道上,卻是防守的劉賢佔了絕對的地利。當下劉賢與龐統商議之後,決定佯作不知蜀軍將要進攻,轉而依託山勢地利設定陷阱,等到蜀軍真的前來的時候,便即突然發動,將之殺個片甲不留。
當下龐統寫了軍令,暗中傳給向寵,叫他立即開始佈設陷阱。又傳信叫胡濟率領其本部五千水軍以及呂介所部留在長江上的二千樓船水師,共計七千人立即拔錨起航,往荊州而來。
如此過了七八日,探望了諸葛亮的李福回來向劉賢告辭,隨後返回了長安。劉賢針對蜀軍可能的動向而做下的準備也陸續開始啟動。
不過劉備的威脅終究還在後面,目前最要緊的卻還是當面的曹軍。在幷州戰場,柯比能、步度根、莫護跋、洩歸泥等人率領的鮮卑騎兵如今已經掃蕩了實力較弱的幷州烏桓,各吞併了二三千家烏桓部眾。各部烏桓首領之中最年輕有為的庫賢見勢不妙,當下拔營而起,率領麾下二千餘部眾來到雁門關向守將霍戈請降。
霍戈自然收納,將之安排在了雁門關下放牧。
至此,強盛一時的烏桓人幾近滅亡。
柯比能、步度根、莫護跋、洩歸泥等人見烏桓殘部已經投了漢軍,不敢再攻擊,當下轉而全力進擊匈奴。
此時五部匈奴之中已經有左賢王劉豹、右賢王去卑、左部帥李恪等人率領部族中的主力去了冀州,損失極為慘重不說,一時半會兒也回不來,匈奴目前是由中部帥劉猛代掌管的單于本部和右部帥赤瞳做主。單于本部有一個滿編萬騎,右部有六千騎,再加上其餘三部還各有千餘兵馬,合共還能聚集起兩萬騎兵來。
只是劉猛乃是右賢王去卑之子,而右賢王去卑和左賢王劉豹又關係不睦,論起來左賢王才應該是單于之下的地位最高的,但曹操當年為了壓制匈奴,卻故意任命右賢王去卑代替呼廚泉單于監管匈奴部眾,因此二者之間平素常常爭權奪利,矛盾極深。
去卑有右賢王本部(南部)、單于本部(中部)、左部三部的支撐,實力最強,穩穩地壓住了左賢王劉豹的本部(北部)和右部。如今去卑和劉豹都不在,匈奴五部實際上就是劉猛和赤瞳做主,偏偏二人又分屬兩派,誰都不服誰。
因此軻比能、步度根等人帶著南下的兵馬雖才一萬六千騎,就算再加上近來掃平烏桓人之後各自增加的二千餘人,也才二萬四五千的能戰之兵,論起來並未對匈奴人佔據壓倒性的優勢。但真正打起來匈奴人卻是連連吃虧,短短十餘日便損失了二三千人,牧民牛羊也被搶走了許多。
劉猛見勢不妙,當下急忙與赤瞳聯絡,欲要合兵一處共抗鮮卑人的侵襲。赤瞳吃了大虧,也知道此時不是內鬥之時,當下率領部眾向劉猛靠攏,五部鮮卑合在一起,再加上上郡、西河目前還歸曹魏掌管,城池也在曹軍手中,匈奴人將交戰抵禦的牧民牛羊都趕進城中,沒有了後顧之憂,然後倚仗城池,利用熟知地形道路的優勢反過來襲擊鮮卑人,反將鮮卑人打的焦頭爛額,數日之間損失了近千人。
軻比能、步度根見如此下去不是辦法,當下也不再進攻,轉而向漢軍求援。然而此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