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協議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部分,世紀之痛中國農村留守兒童調查,空白協議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守兒童做了什麼(2)

這首歌詞曾獲得珠三角某市舉辦的全國“打工者之歌”詩歌徵集大賽一等獎。《揮揮手》寫的是農民工離家時的情景,而《鑰匙交出了》恰恰寫的就是農民離家之後來到城市,到離開城市之前的這段日子農民工的心情故事。作者用樸素之筆,在極其平靜的文字下面,表達了農民工沉重的思鄉之情思親之痛,飽含了他們在異地他鄉艱辛勞動的汗與淚,也隱藏著他們無法融入一個親手建設的城市的幾多心酸與無奈。

子女,不堪觸控的農民工之痛

2007年5月,筆者駐京學習調研,有機會與京城農民工有了幾個月時間近距離的接觸。在我住處的對面,就是一大片正在建設中的工地。看著樓房在一天天長高,對農民工酸甜苦辣的體味也一天天更復雜、更細微。這片工地規劃用地面積達十餘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六萬多平方米。由於其北臨朝陽北路,西鄰東四環,城市幹道在這裡縱橫交匯,又是規劃中的六號地鐵線沿線,可以想見,這裡很快會成為諸多北京人理想的黃金居所。

在我的住處,只要把目光投向戶外,修建這些高樓大廈的數千民工的生活圖景就像一幅落滿塵埃的陳舊畫卷,鋪展在我的眼前。

因為大面積施工,工地兩邊的街巷便整天籠罩在灰塵裡,路兩邊,則是一些散發著濃濃臭氣的簡易廁所和蚊蠅亂飛的小吃店。每到夜色來臨,民工的身影便像流水一樣灌滿這些街巷的街角空地。他們甚至來不及稍稍清洗手臉上沾染得板結成塊的建築灰塵,便選一塊空地或蹲或站。或端著飯菜混裝的大碗,看也不看,用筷頭扒著往口裡送;或一手拿著大饅頭,一手端著稀飯,就著一點醃製菜下嚥。只有年輕一些的民工,會在吃飯過程中拿各自的家鄉話相互打打趣。傍著一堆建築垃圾搭起的兩層簡易板棚,就是他們的歇住地。在街邊至多呆上一個時辰,他們便會像鴿子一樣散開,歸到各自如鴿子籠一般矮小的住處,爬上大通鋪或塞了十幾張床鋪的上下鋪,等待著下一個工作日的來臨。

經常在這條街走動,我還注意到一個地方。晚上只要不下雨,我所居住的院校門外,常常就會聚起一群群灰頭土臉的男子。昏黃的夜燈下,這些人依傍在樹的四周單個兒坐開的時候,他們沉默的姿勢就像農村河邊碼好的塊塊石頭,攏成堆兒時,便像極了一組活動的灰色群雕。他們,是在這裡等待理髮的民工。理髮的師傅同樣也是民工。一張椅子一把刮鬍刀,外加一個手推剃頭剪、一塊已分不清顏色的布。“兩元一個”的理髮招牌,就吸引了無數來到城市裡辛苦勞作;又支付不起昂貴生活開支的農民工們。

傍晚從這條街上走過,我常常想到一個問題,來自五湖四海的他們,是否會因集束式的居住與活動方式而稍稍抖落所走過的日月累加的風塵與苦累,減輕一些思鄉的愁緒與思子之痛呢?

我常常乘民工晚飯後短暫的休息時間來到這裡與他們聊天。

“在黨中央的眼皮底下做事,放得下心,不擔心工資沒著落。”

“只要拼了力氣去做就行。錢不怕不給。”

那些曾經發生在一些打工城市一年累到頭還拿不到工錢的事情,他們怕遇上,所以他們最希望來北京打工。而來到北京打工之後,有的只能這裡做幾個月,那裡做幾個月,一年常常住無定所,要在幾個工地間輾轉來回。但說起這點,他們卻十分滿足,沒有任何不安:“只要工錢能到手,多跑幾個地方也不要緊。”處在這樣的生存環境裡,民工臉上寫滿的竟是他們內心十二分的滿足。

“比種田要強。只要有事做,工資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拿到六七十元。”對於工錢價格問題,農民工也顯得較為滿意。

筆者問起《勞動法》規定了的有關各類保險問題,農民工表現出的是他們的寬容與理解:“這些沒人管,都是私人承包的工地,能按時給工錢就很不錯了!”“他們也不容易。”

“就是崽女不在身邊,�人管教……”但只要說起孩子,農民工的神情就會黯淡下來。

農民工背井離鄉外出打工謀生,吃的是最差的伙食,住的是最差的房子,乾的是城市最累最髒的工作,他們之所以心甘情願、不惜一切代價地付出,往往都是為了孩子!

社會,你為留守兒童做了什麼(3)

記得2006年正月初二,聽說筆者要了解留守孩子的問題,一位從廣州打工回家過年的王家媳婦抹著眼淚告訴筆者:“我和老公出門時兒子才五歲,出去後的九年裡,我們在外面受盡了冷眼,做著城市裡最苦最累的活,吃捨不得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公主靠選秀綜藝出圈

慕綿

大軍閥

幽雨

唐朝大齡剩女

羽外化仙

[周九良]摯愛

左岸不吃梨花的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