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4部分,重生之抗戰悍將,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掩護行動。

“不行,絕對不能讓他們這麼輕鬆的就溜掉了。中國的土地可不是他們自家的菜園子,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劉建業想到這裡,馬上向薛長官彙報眼前的日軍有異動,很可能會要放棄進攻,轉而溜走。

可是,夜半後,新20軍軍部接到了長官部傳來的通報:“我王、楊、羅諸兵團皆以到達指定位置開始行動,敵後路已斷,長沙地區的敵人有潰逃模樣。敵如潰逃,你軍責在守城,無追擊任務。”

如果是在一般時候,劉建業接到這樣的命令,很可能就會把懸著的心放下來,渾身也會感到難以形容得輕鬆。可是,這個時候的劉建業可是對長官部的命令深感失望。

日軍第六師團,這支臭名昭著的野獸部隊,南京大屠殺的元兇部隊;第三師團,南京大屠殺也有他們的份。作為後世在南京這座苦難深重的城市裡出生長大的人,劉建業對於給這座城市帶來前所未有的浩劫的日軍部隊從來就恨之入骨。每一次看到在江東門的大屠殺紀念館裡的森森白骨,每年的12月13日聽著城市上空迴繞著淒厲的空襲警報聲,劉建業就會對在整個抗戰裡中國軍隊沒有能夠成建制的消滅任何一支曾經參與過大屠殺的部隊而感到深深的遺憾。眼前,這兩隻日軍部隊已經是糧彈匱乏,供給斷絕,傷員眾多,士氣低落,無心戀戰。如果在這種大好形勢下,不能抓住有利時機成建制的消滅一支日軍,那簡直就是浪費上天賜給的大好機會。

但是,長官部的命令也是不能不遵守的,同時,這連日以來的血戰,也讓劉建業屬下的新20軍損失相當嚴重,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就是如此。如果讓部隊去追擊敵人,部隊是不是還能有士氣和體力上的保證?劉建業也不清楚答案。

“各位,這裡是長官部傳來的通報。你們看看吧。”坐在桌前,劉建業把通報交給本軍的各位主要軍官和臨時配屬自己部隊的預備第十師方師長傳閱。

“軍座,這下好了,鬼子終於要撤退了。我們可以歇一歇了。難得啊。”毛師長如釋重負地說道。

“就是,這幾天弟兄們打得實在是太苦太累了。”段師長也附和著。在這幾天的戰鬥裡,段師長也是幾乎沒有睡覺,每天不停的指揮部隊頂住日軍一陣接一陣的進攻,有的時候還要親上前線督戰,累得雙眼凹陷,頭髮亂如蓬草,臉上的線條也硬了許多。

有兩個師長帶頭,其他的軍官們也不住點頭。大家這幾天堅持下來也的確不容易,上峰既然有命令下來,為什麼不休息一下,也好讓部隊休整休整呢?

劉建業看著下面的軍官們這樣的表現,難得的保持了沉默。

國軍在長沙會戰中的戰術指導思想基本上是:節節抵抗,誘敵深入,讓開大路,集重兵於後方要地,待日軍孤軍深入、疲憊不堪之時,加以重兵圍殲。實際上,國軍不僅在長沙會戰中,甚至在整個相持階段的各戰役中,也多采取此種戰術。由於日軍在總體上處於戰略守勢,無法再像以前那樣糾集大軍展開全面攻勢和作持久之鬥,即使佔領某些城鎮也多無法固守,最後無論勝敗與否都不得不撤回原防。

這種戰術可以說是一種以“空間換兵力”的戰術。它是國民政府軍事當局根據儲存實力的原則,利用日軍無長久耐力的弱點及華中、華南地理特徵所制定的較能符合戰地實際的一種作戰方法,國軍依此戰術在對日軍的作戰中,有時也能取得不錯的戰果。但是,我們還要看到,國軍採用這一戰術正說明其在正面戰場上抗日作戰積極性的下降,不求主動進攻,但求防守自保。國軍採用的這一戰術,從根本上說也是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所確定的抗戰第二期軍事戰略所決定的。

儘管這種以“空間換兵力”的戰術對國軍有一定的實用性,但國軍在運用這種戰術時還是出現了不少問題,這主要是由其整體戰術素質不高所造成的。如在長沙會戰中,每次臨時配屬給外單位指揮作戰的部隊在行動上很難與該單位的部隊達到“步調一致”,不是不聽指揮,就是聯絡不上,甚至有的部隊為了儲存實力,“隔岸觀火”;多數官兵仍有呆守陣地的習慣,作戰缺乏靈活性;中下級指揮官多不能適時捕捉戰機,對於預備隊、工兵、輜重部隊等使用,也多不適當;部隊撤退時,往往是直線後退,而且一退就很難再站穩腳跟,這樣,反而衝亂了己方後線陣地,從而造成一種不可收拾的全面潰退局面;步炮難以協同,配屬各部隊之炮兵,多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等等。

第二百二十八章 … 天爐(十)

與國軍相比,日軍的戰術手段要靈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是傀儡皇帝

悟來悟去

星際妖皇[洪荒]

君恨生

冷王的逃妾

指點迷津

有妖

熱帶雨淋

[綜英美]魔法少婦摩根勒菲

容時之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