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萌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三章 批評和贊同,奕王,中二萌0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盧谷將軍,你這個方案朕看是可行的,不過還是有一些不足之處,另外還有幾個問題,明日讓大臣們都聽一聽,到時候再商議商議,最好是可以將出現的幾個問題解決掉。”
“微臣明白。”
對於董高逸的謹慎,盧谷覺得很正常,也沒有期望能夠在這裡就做好決定,不過從目前的勢頭來看,透過是沒有問題的,裡面有幾個問題他十分的清楚,反正要明日的朝堂上才會商議這事,稍後回去之後還可以想一想解決的辦法。
董高逸看了看還沒有說話的三人,繼續開口道:“剛才朕聽了汪同的策略,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主張的是等待東漢朝主動找上門來,這樣就可以佔據主動地位,這樣能夠有更多的好處,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容易被反過來威脅,並不是說這個方案沒有可取之處,只是當下的情況很明顯並不適合這種。”
“隨後又聽了盧谷將領的策略,這一次相對來說要更加的完善,也是比較的合適,雖說有一些不足,但是相信能夠將其解決掉,那麼看上去就是一種比較合適的策略,符合我國以及東漢當前的局勢。”
兩句話,簡單的分析了兩人所說策略的看法,很明顯,汪同這個說的是當前不適合這種,實際上的言外之意卻是這樣的策略是拿不上臺面的,任何時候都不行,至於盧谷這種,只要將其存在的問題解決,就是最完美的策略,選擇後者是必然的。
汪同關於這個點評沒有反駁,低著頭沒有說話,一旁的盧谷則是擺出一副昂首挺胸的模樣,就是在告訴在場的眾人,看到沒有,本將軍想出來的辦法就連皇上都相當讚美,你們要是不服就拿出更好的方案來,否則這一次的功勞本將就是最大的。
“公孫巖,元於你二人來說說。”
被點名的兩人相互之間望了一眼,不由得苦笑,從董高逸將汪同的策略貶低的一文不值,將盧谷的策略多加的讚揚,就可以看出是傾向於後者的,除非說出來的策略比盧谷更好,否則一頓訓斥肯定是跑不掉的。
然而面臨的情況卻是,盧谷的策略真的很適合當前的局勢,元於和公孫巖二人和他之間儘管有矛盾,不過在這事上面不存在任何的私心,加上沒有更好的策略,除了贊同盧谷之外,實在是沒有其他的辦法,要是在這個時候還揪著不放,肯定會讓董高逸以為是故意針對的。
平日裡,左右將領和大將軍不合誰都不會管,包括董高逸,只要不出大問題,任由你們三人鬥來鬥去都沒有問題,現在是在一個大殿之中,面對的是同一個問題,明明大將軍的策略已經不錯,但是左右兩位將軍還在不停的找毛病,這就是不理智的選擇。
最後二人都從不同的角度,對盧谷的策略進行了誇獎和贊同,並且說明自己沒有更好的策略,願意隨後輔佐大將軍上陣殺敵。
表明了態度之後,盧谷心中早就樂開了花,之前兩人對他是冷嘲熱諷的,甚至連路過時招呼都沒有,這讓作為大將軍的他很是不舒服,但是總不可能還要求二人給他打招呼,或者是讓其他人提醒,這會使得自己像是在刻意在乎一樣,今日看著二人的樣子就覺得很舒服。
你二人平日裡不是挺厲害的嗎?怎麼到了這種關鍵時刻就失去了原來的硬氣,還不是的被我盧谷壓著,你們要知道我終究是大將軍,你們終究是副將。
這番話盧谷只是在心裡想了想,至於說出來是不會的,哪怕日後真的打了勝仗也不會說的這般明顯,最多就是在他們面前顯擺一下而已。
董高逸不允許二人在這樣的場合擠兌,無視和故意為難自己,同樣不會讓自己這樣做,他不是有點成績就沾沾自喜之人,事情的輕重還是分的清楚。
見到這樣的回答和局面,就連董高逸都十分滿意,他不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對盧谷的態度和看法好了許多,或許是因為解決了困擾許久的事情,但是不管怎麼說,只要此事能夠完善的解決就行,至於是誰提出來的並不重要。
其實董高逸心裡到現在還有一個期盼一直存在著,那就是最看重的,最可能出現驚喜的梁奕還沒有開口,或許這個自己一直很看重的青年能夠拿出更好的辦法,畢竟之前能夠擊敗盧不敘就是用了計謀,否則只要正面的進攻,當初南齊朝戰敗是肯定的事情。
後面的時候,又用了一次計謀,對東漢朝的將士進行了圍攻,最終以更小的傷亡情況得到了更多的城池,這次的戰役董高逸心中清楚,在南齊朝建國二百多年來都是極少的事情,可以說此事能夠載入史書之中。
情況也確實是這樣,那一戰的時候在董高逸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