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會試,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二年二月十五日,大明己巳科會試在京城貢院拉開了帷幕。
本次會試,參與的舉人多達三千餘人,能夠透過會試的僅僅三百餘人。
會試與鄉試的格局完全一樣,也是經歷三場考試,每場考試三天的時間,整個的考試持續九天時間,到二月二十三日結束,接下來有十天閱卷的時間,三月初六在禮部放榜。
會試放榜稱之為吉榜,因為在春天舉行,會試也被稱之為春闈。
會試高中之人稱之為貢士。
貢士即獲得參加殿試的資格,金榜題名已經是榜上釘釘的事情。
不過也有例外,會試高中的貢士,參加殿試之前,還要參加複試,同時由禮部的儀制司與鴻臚寺進行相關的訓練,這裡麵包括點名、散卷、贊拜和行禮等禮節,如果是身體方面有殘疾的貢士,很有可能被篩選下去,沒有資格參加殿試。
會試的檢查依舊嚴格,但是比較鄉試略微的好一些。
初春季節,京城的氣溫是很低的,所有進入貢院參加會試的舉人,都是身穿棉服,不過會試的檔次畢竟不一樣,參加會試的舉人,不需要攜帶任何其他的物品,禮部全部都準備好了,考生在接受檢查之後,隨即被髮給三根蠟燭,進入各自的考棚參加考試。
感覺與鄉試沒有太大的區別,吳宗睿接受檢查之後,進入到京城的貢院。
進入到考棚,吳宗睿感覺到身體發麻,在他看來,軍士的檢查依舊是嚴格的,雖說沒有脫去身上的棉服,但軍士搜尋的很仔細,甚至鞋子都要脫下來。
氣候的確寒冷,沒有辦法,京城在北方,氣候絕不是南方可以比較的。
吳宗睿年輕,比起那些年紀大的考生,還是有著不小的優勢。
不過也正是因為年輕,進入貢院的時候,他迎接了不少探試的目光。
穿越的吳宗睿,與其他讀書人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他是獨行俠,沒有多少的朋友,與外界的接觸也不是很多,認識的讀書人就更少了。
結社一事,與吳宗睿幾乎絕緣。
在明末黨爭如此厲害的氛圍裡面,他的確是另類了。
這也讓吳宗睿省去了很多的事情,就說他趕赴京城參加會試,其他的舉人大部分年前就趕赴京城了,有著諸多的聚會,相互之間也有不少的交流,吳宗睿壓根就沒有參加這些交流聚會,就連住在法華寺的時候,與周遭的舉人也是點點頭打招呼,沒有什麼深入的交談。
如果不是穿越的原因,這等的情況不可能存在。
坐下之後,用力的搓手頓腳,讓身體稍微的暖和一些。
左右兩邊的考棚,也傳來相同的聲音,讓吳宗睿禁不止笑了,看來大家都是一樣。
參加會試的舉人,有不少白頭之人,至少是五十歲以上的年紀,這些人神氣肅穆,神情顯得緊張,可能不是第一次參加會試了。
吳宗睿只能感慨,科舉考試從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就成為寒門學子躍龍門的唯一途徑,就和幾百年之後的高考一樣,儘管科舉考試也有徇私舞弊等等問題存在,但總體上還是不錯的,至少成為寒門學子改變身份的唯一途徑。
吳宗睿本身就是受益者,依照吳氏家族的地位和影響力,吳宗睿是不可能得到推薦的,一輩子都沒有做官的機會,在社會上也永遠是低人一等。
“媽的,什麼見到主考官,還給主考官留下好的印象,電視劇真的是害人,進入考棚門就鎖上了,怎麼可能見到主考官,留下什麼好的印象,都是杜撰,寫完了文章,敲門之後,巡查官開啟考棚的門,走出考棚就離開貢院了,溫體仁和周延儒的『毛』都看不見。。。”
吳宗睿跺著腳,低聲的埋怨,當然他的聲音很小,只有自己才能夠聽見。
“咣、咣、咣。。。”
鑼聲響起,會試終於開始了。
。。。
九天時間轉瞬而過,走出貢院的吳宗睿,臉『色』依舊是平靜的,如果仔細看,還能夠看見一絲若隱若現的笑容。
本次的會試,吳宗睿自我感覺是良好的,他的預測頗為準確,考題果然是有關選拔人才以及吏治方面的事宜。
這類的文章不好作,如果是無所顧忌,如同東林黨人那樣言辭犀利的議論吏治,毫無疑問會被淘汰,如果是溫吞水的文章,盤敲側擊的議論吏治,同樣不可能出彩。
更何況還有八股文的限制。
在吳宗睿看來,做好這一篇八股文,說複雜非常的複雜,說簡單也算得上簡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