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廷才能夠集中精力對付後金的八旗軍以及蒙古部落。

朱由檢發洩了一番,沒有讓自己再次的失控。

“承恩,你說朕是不是將文弱的這封信,在朝中公開,也讓滿朝的文武多想想。。。”

王承恩的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他早就想到這點了,應該說皇上的這個想法有道理,楊嗣昌是內閣大臣,曾經擔任兵部尚書,在中原局勢失控的時候,出任兵馬大都督,全面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依照楊嗣昌的經歷,其臨死之前的建議,可以驚醒朝中很多文武大臣。

但有一點皇上明顯沒有考慮,那就是洛陽府城、南陽府城失守,兩位王爺被流寇斬殺,此事的主要責任,還是在楊嗣昌的身上,如果不追究楊嗣昌的責任,僅僅是將楊嗣昌的信函公開,朝中的很多人都不會服氣。

朝中已經有人為傅宗龍鳴不平,認為傅宗龍是代人受過。

“皇上,臣覺得馬上公開楊大人的信函,有些不妥,中原的局勢較之以前更加的惡化,甚至難以掌控,楊大人還是有責任的。。。”

朱由檢點點頭,看了看王承恩。

“承恩,你終於說實話了,朕也想到這一點了,若不是文弱存在失誤,朕馬上就要將這份信函公開,好了,不管怎麼說,文弱還是有功的,功是功,過是過,不能混為一談,朝中的有些議論,朕已經知道了,都說傅宗龍是代人受過,朕看未必,傅宗龍是文弱舉薦的兵部尚書,出任兵部尚書一年時間了,做了什麼事情,朕根本沒有看見。”

“文弱離開洛陽府城,前往四川的時候,朕是下了旨的,文弱也給兵部和戶部寫來了信函,告知洛陽府城的錢糧不足,必須要馬上撥付,可傅宗龍壓下了信函,朕豈不知傅宗龍內心的想法,總覺得文弱擔任兵馬大都督,壓制了他這個兵部尚書,所以沒有理睬文弱的提議,中原局勢如此混亂,文弱領兵作戰,在外奔波,拼命的想著剿滅流寇,傅宗龍沒有想到朝中的大局,卻暗中洩憤,這等的心思,朕能夠容忍嗎。”

“還有內閣首輔範復粹,本應該將只要精力放在中原,卻有意躲避有關兵部的事宜,躲避中原剿滅流寇的事宜,明哲保身,朕很失望,朕的內閣首輔不應該是這個樣子。”

說到這裡,朱由檢站起身來,慢慢的走下了御輦。

“朕不能懈怠,朕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辦理。”

“承恩,你記住了,三邊總督洪承疇,出任五省總督,領兵部尚書銜,賜予尚方寶劍,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今後,內閣與兵部有關剿滅流寇的任何建議,都需要朕准許,內閣與兵部不得直接干涉洪承疇所做的任何決定,同時,戶部要籌集足夠的錢糧,讓洪承疇能夠放手剿滅流寇。”

“孫傳庭還關押在大牢之中吧,朕看讓他出來做事情,孫傳庭此人,有勇有謀,作戰還是不錯的,當初在擔任陝西巡撫的時候,剿滅流寇是有功的,就是脾氣方面有些問題,朕會親自告誡他的。”

“孫傳庭可出任兵部右侍郎,總督陝西三邊的事宜,朕會給孫傳庭特旨,令其在延綏一帶招募軍士,時機成熟之後,進入中原剿滅流寇。”

“表弟朱由崧還在開封府城吧,下旨敕封其為福王,可暫居開封府城,不必來到京城,待到朝廷大軍收服洛陽府城之後,依舊回到封地去,福王府邸被流寇燒燬,著內府撥付銀兩,幫助表弟修建府邸。”

“文弱以身殉國,赤膽忠心,務必要傳揚,讓朝中的文武大臣都明白,朕不會虧待那些忠心於朝廷之人,朕看追授文弱太子太傅,予以厚葬,朕還要為文弱撰寫祭文,至於說洛陽府城和南陽府城被流寇攻陷之事,可以商議,朕也要讓朝中的某些人說話,免得他們說朕堵塞了言路。”

“兵部的事物繁多,需要為朕分憂,朕看陳行甲出任兵部尚書,總理兵部的所有事宜。”

“至於說內閣首輔範復粹,朕還是看好的,其遞交的辭呈,朕不會准許,承恩,你代朕與範復粹說說,讓他拋卻顧慮,好好做事情。”

。。。

安排和佈置諸多事宜的時候,朱由檢的臉上出現了一絲的光彩,神情也變得堅毅,先前頹廢的情緒一掃而光。

王承恩撲通的跪在了地上。

“臣都記住了,皇上保重龍體,我大明朝離不開皇上,天下離不開皇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