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九十四章 如此也行,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宗睿離開寧遠,趕赴錦州的時候,身邊多了吳三桂。
吳襄懇請吳宗睿留下吳三桂,進入登萊新軍之中磨礪,這個要求就連廖文儒等人都感覺到吃驚,覺得不可思議,也感覺到吳襄提出來的要求過分了一些,要知道駐紮在山海關的遼東邊軍並無調整和調動的跡象,吳襄僅僅是讓吳三桂進入登萊新軍之中,無疑是想著用最小的付出,獲取最大的好處。
如果皇上和朝廷怪罪下來,吳襄完全說的過去,反正駐紮在山海關的遼東邊軍和各鎮的大軍沒有動,如果是吳宗睿怪罪下來,吳襄更是能夠解釋,自己最疼愛的兒子都加入到登萊新軍之中去了,還有什麼捨不得的。
讓廖文儒等人沒有明白的是,吳宗睿居然答應了吳襄的請求,帶著吳三桂前往錦州而去。
錦州知府陳思宇,以及錦州縣知縣戴明傑,悉數在城門處等候吳宗睿。
陳思宇和戴明傑都是一臉的憔悴,吳宗睿看見之後,也是無可奈何。
作為錦州知府,陳思宇需要考慮整個遼東的發展,當然他僅僅需要按照吳宗睿和史可法確定下來的部署做事情就可以了,不過需要做的事情,每一件都撓頭傷神,每一件都難做,
至於說戴明傑,本就是舉人的身份,期盼著能夠再次參加會試,高中進士,可惜被吳宗睿舉薦,成為了錦州知縣,只能夠埋頭做事情,失去了參加會試的機會,不過戴明傑也滿足了,很多的進士,一輩子也就做了知縣,沒有機會升遷。
陳思宇和戴明傑兩人最為頭疼的,還是人口的問題,從登州和萊州遷移過來的人口數量不多,數月的時間,不過幾萬人,遠遠不能夠滿足遼東的需求。
這件事情著急也沒有辦法,陳思宇已經派遣府衙的吏員,秘密前往京畿一帶,動員那裡的百姓進入遼東。
“思宇,明傑,你們不用過於著急,遼東已經進入冬季,氣候變得嚴寒,這個時候大規模的遷移人口,絕非上策,稍不小心,凍餓至死的人就不少,遼東一府一州六縣的官吏數量不是很多,如果有人口大規模的遷移,你們也忙不過來。。。”
陳思宇看著吳宗睿,苦著臉開口了。
“大人,下官還是著急春耕的事宜,一州六縣那麼多肥沃的土地,要是來年不能夠耕種,誤了春耕,就沒有糧食,沒有糧食,更是無法容納更多的人口,總是依靠登州和萊州的馳援,下官心裡不是滋味。。。”
戴明傑跟著開口。
“大人,下官的想法,與陳大人是一致的。”
吳宗睿點點頭,這也是他最為擔心的事情,但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如果短時間之內無法遷移大量的人口,就只能夠動用遼東的軍力耕種土地了,採用這個辦法也有好處,因為遼東的人口不多,收穫的糧食自給自足的情況之下,還可以拿來交易。
吳宗睿相信,只要手中有了糧食,不愁後金韃子和蒙古韃子不來交易。
“好了,先不說人口的事情了,府衙儲備的玉蜀黍種子、番薯種子和冬小麥的種子足夠嗎,可不要因為種子不足耽誤了春耕。”
“大人,種子倒是足夠了,大量的種子已經開始分發到各縣,縣衙拿到了種子之後,都在擔心無人耕種的問題。”
“我知道了,這件事情我來想辦法,吸納人口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辦好的事情,需要慢慢來,所以你們不用過於的著急,來年的春耕是決不能耽誤的,一定要將所有的種子都種到田地裡面去,手中有糧心裡不慌,府州縣衙門有了足夠的糧食,就有了足夠的底氣。”
說完,吳宗睿朝著薊遼督師府的方向而去。
“文儒,將吳三桂帶到軍營去,讓他熟悉一下登萊新軍的軍紀軍規,不管什麼人,都不能夠違背登萊新軍的軍紀軍規,這一點你務必讓吳三桂明白。”
廖文儒點點頭,帶著吳三桂,朝著城外的軍營而去,吳宗睿暫時沒有安排吳三桂的職務,廖文儒就不會多嘴,他對吳三桂進入到登萊新軍之中,本來就持有不同意見。
進入薊遼督師府的時候,吳宗睿的嘴角露出了一絲的微笑,目前的情形,已經是他能夠爭取到的最好的局面。
吳襄已經做出決定,派遣一萬五千軍士,加入剿滅流寇的大軍之中去,不過這一萬五千軍士,全部都是各鎮馳援遼東的軍士,而吳襄、祖大壽以及金國鳳麾下的遼東邊軍,則全部留在了山海關,隨時願意聽從吳宗睿的調遣。
吳宗睿沒有馬上收服吳襄和吳三桂的打算,這不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的事情,目前最為關鍵的,是不能夠讓遼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