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宗睿乘坐的一號福船,並未回到登州去,而是直接朝著天津港的方向而去了。
羅典明押解俘獲的後金韃子,還在天津港等候。
向皇上和朝廷獻俘,身為登萊巡撫的吳宗睿是必須要參加的,而且要親自趕赴京城去,當初決定讓羅典明押解後金韃子,前往京城,吳宗睿主要的考慮,就是防止朝中出現其他的議論,甚至出現意外,影響到他的征伐計劃。
兵部的官員早就到了天津,驗明俘獲的後金韃子,以及正紅旗城守尉阿斯哈、牛錄額真葛巴泰的屍首之後,要求羅典明在天津等候,等候吳宗睿一同到京城去。
所以吳宗睿必須要到京城去了。
劉寧、羅典召和秦大龍等人,跟隨吳宗睿一同趕赴京城,廖文儒則是回到登州去,羅典勇暫時駐紮在旅順島,牛犇回到皮島,分別穩住旅順島、金州和皮島等地的局勢。
復州、永寧乃至於蓋州等地,散佈了一些登萊新軍的斥候,時刻偵查訊息,他們偵查到的情報,必須以最快的速度送達金州和旅順島等地。
八月下旬,一號福船抵達了天津港口。
羅典明早就在天津港口等候了。
北方的氣候,早晚已經變得涼爽,沒有那麼酷熱了。
一號福船剛剛靠岸,乘坐小船的羅典明,很快順著軟梯,上了福船。
“稟報大人,朝廷派遣的特使,還在天津城內等候,俘獲的後金韃子,部都看押在天津城內,阿斯哈和葛巴泰的屍首已經提前運抵京城去了。。。”
吳宗睿點點頭,這些情況,羅典明早就寫來信函稟報了。
吳宗睿其實不想到京城去,他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處理,而且復州、永寧和蓋州究竟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回到瀋陽的皇太極,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也是他所關心的,可惜的是,他身不由己,這個時候必須要到京城去,至少需要向皇上和朝廷報喜。
進入天津府城,吳宗睿很是低調,並未表『露』出來身份,在寅賓館見到了朝廷派遣的特使,翌日一大早就從天津出發了。
押解後金韃子事宜,由京城來的京營軍士以及部分的錦衣衛負責,雖然只有五百多的後金韃子,兵部卻調遣了三千軍士押送,防止出現意外。
天津距離京城不足三百里地,吳宗睿和劉寧等人,快馬最多兩天的時間就可以抵達,不過他們不可能快馬加鞭趕路,畢竟三千大軍押解五百餘後金韃子,速度不可能那麼快。
這讓吳宗睿乾著急,按照大軍押解後金韃子的速度,恐怕需要五天到六天左右的時間,這一路上耽誤時間,沒有任何的意義。
行軍過程之中,朝廷派遣的兵部官員,對吳宗睿很客氣,京營的軍士,對吳宗睿表現出來少有的尊重,就連朝廷派遣的錦衣衛,對吳宗睿也是以禮相待。
穿越的吳宗睿,第一次接觸錦衣衛,歷史上的錦衣衛,名氣很大,史書中也有不少的記載,不過崇禎年間的錦衣衛,相比較來說低調了很多,畢竟皇上對於朝中的大臣還是基本相信的,而且不少的權力也掌握在內閣大臣的手中,錦衣衛沒有得到皇上太多的信任,其權力也是有限的,沒有皇上發話,錦衣衛不敢隨便拘捕朝中的文武大臣。
面對錦衣衛的時候,吳宗睿頗為謹慎,說話也注意了很多,他對錦衣衛的印象,無所謂好壞,說到底,錦衣衛就是皇上安『插』的眼線,換位思考,吳宗睿如果掌控了天下,也需要錦衣衛這樣的隊伍,來幫忙做一些不得不做、但又拿不上臺面的事情。
九月初,大隊人馬抵達京城的外城。
兵部尚書張鳳翼在永定門等候。
這樣的迎接規格,換做其他人,感激涕零,但是吳宗睿卻隱隱的擔心。
也許是朝廷大軍面對後金韃子的時候,遭遇到了太多的失敗,也許是因為朝廷大軍普遍都患有恐金症,所以登萊新軍抓獲了五百餘後金韃子,皇上高興之餘,派遣兵部尚書張鳳翼到永定門來迎候。
遼東邊軍作戰的時候,斬殺一名後金韃子,能夠得到五兩白銀的賞賜,生擒一名後金韃子,能夠得到十兩白銀的賞賜,如果能夠一次『性』的生擒十人以上的後金韃子,不僅能夠得到豐厚的賞賜,還能夠升官,軍中的普通軍士,能夠升為總旗,或者是百戶,軍中的百戶可以升遷為千戶,千戶則可以升遷為指揮使。
見到張鳳翼,吳宗睿連忙行禮。
吳宗睿是兵部右侍郎,是張鳳翼的直接下屬,下官見到上官,是一定要行禮的。
張鳳翼的臉上帶著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