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一章 風箏與素描,華雄的醬油三國,醉花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到貴賓驛,華雄便將一應所需列出,讓伊籍命人去準備。
其實,他要做的只是一隻,後世濫了大街的風箏而以!並非什麼神秘東東!
後世對風箏的起源,頗有爭議,一種說法是起源於秦漢,另一種說法是,起源於南、北朝。
華雄之前詢問過了伊籍、李儒等人,他們似乎並不知道風箏為何物,由此可見,風箏應該是起源於南北朝時期無疑了。
將風箏線,細、韌、輕、長的特點,講出來之後,伊籍立即就心領神會了,他說荊州出產一種,用於垂釣的輕柔絲線,韌而堅固,正好適用。
華雄又考慮到,此時的造紙術,還不夠發達,便決定用輕柔的絲綢,來代替風箏紙。
讓禰衡幫忙,在素色絲綢之上,畫上圖案,再將其固定在竹製骨架上,一隻簡易的風箏,就新鮮出爐了!
禰衡慢慢的與華雄混熟了,與生俱來的本性,又展露了出來。
他拿著那隻簡易的風箏,左看右看,撇撇嘴不屑道:“就這麼簡陋的兩根破竹片,外加一片絲綢,就能像汝說的那般,自由翱翔於天際?”
華雄聞言,眼珠一轉,計上心頭,笑道:“正平兄若是不信!咱們不妨打上一賭如何?”
禰衡見他說的篤定,便試探著問道:“如何賭法?吾可身無長物!只有兩袖清風!”
華雄道:“正平兄的大才,吾深知之,若是紙鳶果真能翱翔於天際,正平便去吾上庸如何?”
禰衡沉吟片刻,笑道:“去上庸亦無不可!只是,吾可不願做那擊鼓小吏!”
華雄聞言哈哈大笑,他這是開懷大笑。
處心積慮,伸出去的橄欖枝,被人一把抓住了,焉能不開懷?
禰衡這是委婉的在提要求了!這不就,等於是答應了嘛!
華雄笑道:“曹阿瞞麾下人才濟濟!故而未把正平當回事!吾可是一窮二白啊!這樣吧!就先委屈正平,做吾揚威將軍府功曹從事,主管吾麾下獎懲之務!”
華雄覺得禰衡連曹操、劉表都敢罵,讓其擔當此職正合適。
主官獎懲、敘功之官,正需要鐵面無私、剛正不阿。
禰衡鐵面不鐵面,他雖然不清楚。
但是,他知道這貨!翻了臉那是六親不認!曹操、劉表那樣的大佬!那都敢不放在眼裡的人!若是搞起紀檢工作,那肯定是事半功倍,犀利無比啊!
禰衡見華雄出手大方,兩人這才堪堪認識不到一天!就敢如此重用!
心下當即感動莫名,大有得遇明主之感,隧鄭重一揖道:“衡!謝過主公知遇之恩!日後必肝腦塗地以報之!”
華雄笑道:“正平言重了!吾還要留著汝的大才,治國安民呢!”
言罷,二人皆哈哈大笑,士遇明主,主得良才,自然是皆大歡喜了!此時二人,早就將那隻紙鳶,到底能不能上天際遨遊之事,拋之於腦後了!
其實,性格極端之人,極端自信的同時,恰恰又極端的自卑。
這類人,也不是完全不能相處,你辱他一尺,他必還你一丈!可是,你若是敬他一尺,他亦會敬你一丈!
謀士進帳一枚,又算是拯救了一名冤死鬼,華雄心情大好之下,這一覺,睡得自然是香甜無比!
似乎!隱隱約約的還夢到了黃月英,至於細節嘛!還真是有些少兒不宜了!呃!此處省略三千字!
等伊籍送來了,趕製好的風箏線與木軸之後,華雄便將那又輕又柔韌的絲線,拴在了做好的那隻風箏之上。
找來幾名護衛,華雄指揮著他們,就在院中試著放飛了起來。
不一會,風箏就搖搖晃晃的翱翔於,天際之上了。
看得李儒、禰衡、伊籍幾人,驚歎連連,對華雄的佩服愈來愈深。
華雄指揮著護衛,將風箏收了回來,這便準備著去隨園,依約獻寶了。
一行人出了驛館,來到了隨園,只見劉氏、蔡氏兄弟,蒯褀、諸葛亮,以及黃月英、劉茱、諸葛玲等人,早已經等候在了此處。
由此可見,這些公子、小姐們,日常生活中的娛樂專案,是多麼的匱乏!為了一睹風箏神采,估計早早的就翹首以盼了吧!
與幾人客套過了之後,華雄便命那幾名護衛,將風箏又放飛了起來。
眾人看著,翱翔於天際的小小絲竹片,自然又是驚歎不已。
孔明說道:“華使君果然大才!此物既有絲線相連,想必是,還能從容收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