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式衝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九章 皇權並非萬能,我主明疆,野豬式衝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是管不了,而是沒空管。”卓軒嘴上說得乾脆,心裡卻對自己的說辭深表懷疑。

阿依達娜舉盞輕啜一口,淡然一笑,沒有出言反駁卓軒。

她當然知道,大明不是沒空管關西七衛,而是真的管不了!

每逢關西七衛扣留、殺戮過往使節,劫掠過往商旅的財貨之時,事後明廷總是責令各衛首領徹查,誰都知道,讓當地首領出面徹查,那不就是要他們自己查自己嗎?明廷如此做,完全是做做姿態,實質上就是怕惹事。

碰上關西七衛殺人越貨做搞實在是出格的時候,朝中君臣好不容易發一回脾氣,較起真來,命甘肅、寧夏的戍邊將領帶兵前往關西七衛巡查,清理門戶,可那些將領又畏葸不前了,行軍至居庸關、玉門關就不敢再往前走一步,害怕七衛的韃子,更害怕瓦剌人操了他們的後路。

漢代許多戍邊將領就敢領兵孤軍遠赴西域,很遺憾,這樣的事,在宋、明兩代是很難發生的。

“如今瓦剌的困獸掙扎受挫,和談在即,大明應該有空管管關西七衛了吧?”

阿依達娜說話非常委婉,卓軒不禁陷入了沉思,他在想,撒馬爾罕對大明而言,是否具備不可割捨的戰略價值?

他首先想到了“韓壽偷香”的典故,西域香料聞名於世,可是,這些只是奢侈品,其實用價值僅限於為貴族男女平添幾段風流佳話······無聊!

不,不止香料,還有戰馬!

大明缺馬,朝廷想出辦法,讓北方每幾戶農民家庭就合養一匹馬,可抵徭役,但農民飼養技術落後,很難養出優良戰馬,而以往瓦剌人用於互市和朝貢貿易的馬匹全是劣馬,不堪用作戰馬。

京城保衛戰開打之際,因明軍嚴重缺馬,景泰帝只好敕諭朝鮮國王貢馬,朝鮮也缺馬,雖極力滿足明廷的需求,卻無力為大明提供充足的戰馬來源。

巧的是,西域諸國盛產良馬,撒馬爾罕就是汗血寶馬的原產地,卓軒此前越境遠征,所用戰馬就大多來自撒馬爾罕。

用大明的絲綢、茶葉,交換西域諸國的良馬,這不僅是有利可圖的生意,而且是事關國運興衰的戰略大計!

然而,卓軒明白,重建絲綢之路需要有鋼鐵般的戰爭意志做支撐,商貿佈局並不難,難的是大明具備控盤能力。

從來就沒有一條自然形成的古絲綢之路現成的擺在華夏祖先面前,為了控制河西走廊,控制通往西域的戰略要道,漢代多少將士埋骨沙場?若無“雖遠必誅”的戰爭意志,再繁華的絲綢之路也隨時有可能被一個區域熱點問題阻斷,就像關西七衛每每阻斷大明與西域諸國的商路一樣。

“聽說撒馬爾罕甚美,我很想去那裡走一趟。”卓軒不知道朝中君臣是何心態,但他自己真的想去西域諸國看看風景。

阿依達娜興奮的抿嘴一笑,眼中隱隱有淚光浮動,“閣下若去撒馬爾罕,我願保證,撒馬爾罕人必將視閣下為上賓!”

······

大同守軍重創欲犯大明的韃賊,這讓景泰帝真正體驗到了身為上國天子,可以隨時叱吒宇內、威加海外的威嚴,他非常高興,意識到大明所經歷的一切苦難都該結束了。

景泰帝曾想封郭登為侯,恰好代王替郭登上書請功,景泰帝藉此試探朝中九卿和在京勳貴的態度,其中反對者居多,此議只好作罷。

景泰帝須為他的政治根基著想,當初在京勳貴以英國公張輔的爵位最高,張輔於土木堡捐軀,其子張懋年僅九歲承襲公爵爵位,不足以服眾,故而武清侯石亨成了勳貴中領袖群倫的人物。

石亨在陽和一戰中當了逃兵,彼時的正統皇帝一怒之下,差點殺了他,後來考慮到大戰在即,便將其降為軍中為事官,戴罪立功。

是景泰帝重新起用石亨,任命他為京城總兵官,讓他得以在北京保衛戰中一雪前恥,從這層意義上講,石亨應該對景泰帝保持極高的忠誠度。

而且,石亨在北京保衛戰中的表現的確可圈可點,于謙運籌帷幄,石亨則身先士卒,率軍陣於戰事最為激烈的德勝門外,一舉擊退也先的主力,還在京城九門其它地方出現險情時,及時率軍馳援,幾次化險為夷。

論天子最感情勢危殆時統軍主將的臨戰表現,論理論上應該具備的忠誠度,石亨都是值得景泰帝信任、倚重的人物,所以,景泰帝其實也在封郭登為侯一事上搖擺不定,擔心落下讓郭登與石亨分寵的嫌疑,攪動本已安定的政局。

“武清侯,朕想把卓軒調入五軍都督府,石卿以為如何?”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俠升維

囈夢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