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雨彩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章 Timo,重生80年代,初雨彩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懷慶推開窗戶,一片黃葉從樹梢脫落,翩然而下!秋天正濃時…… 宋琦敲了敲門,穿著一雙女士白色運動鞋走了進來,俏麗的臉上盡是笑意:“老闆,這是我們兩廂轎車的研發進展報告。” 相比起正常轎車而要,兩廂車要小巧很多,少去了後備箱。 至於說為什麼不研發微型車? 研發兩廂車的時候,可還沒有引進alto車型。 再者說了,在陳懷慶的概念裡面,alto車型屬於那種沒什麼錢才會去買的絕對低端車的低端車,比麵包車都要低上一個級別。 有這個認知,主要是alto在陳懷慶對汽車有概念的時候,就已經屬於被淘汰的車。 在大街上面,很難見到了。 大家都不買了,紛紛看不起。 八九十年代,肯定不會有任何一個人如此。 無論開什麼車,現在只要能夠開得起四個輪子的,不對,就是兩個輪的,那都屬於牛人。 此時的華國,有著腳踏車王國之稱,每到上下班的時候,那滿大街的腳踏車。 在工廠裡,單位之中,那一排排的腳踏車整齊的停放在一起。 當然了,腳踏車在城市裡面已經不屬於稀罕物,可在農村裡面,誰家有輛腳踏車,依舊屬於人們羨慕的物件。 陳懷慶接過報告看了起來,研發一款小型兩廂轎車,是墨塔集團早就已經在做的事情。 之前的時候,因為在轎車技術上面不成熟,主要是承載式底盤在技術難度上面對墨塔集團比較大,所以才是去研發suv。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換源app,.huanyuanapp 安裝最新版。】 搞出來了motas1。 說句實話,motas1這車,在八十年代而言,還是有那麼點先進性的。 就說車輛的外形和定位,連米國的jp汽車都感興趣。 motas1在銷售情況上很不錯,特別適合現在的農村路。 反正蜀川這邊,購買motas1比較多。 “長度4050mm,寬度1740mm,高度1449mm,軸距2564mm,前輪距1506mm。” 陳懷慶在腦海之中構建起來這車的一個大概輪廓。 三廂車的話,在長度上面肯定要比兩廂車長,這一點沒有什麼說的。 至於說寬度和高度,軸距什麼的,差距不會太大。 兩廂車和緊湊型三廂車也就後尾箱的區別,其他的差別真的不大。 都是五座,都是四開門。 “定型了?” 宋琦:“算是差不多了,準備開始路試了。” 這款兩廂車使用的發動機是1.5l直列4缸發動機,是墨塔動力自研的一款發動機。 在兩廂車上面用1.5l發動機,在動力上面來講,絕對足夠的。 墨塔動力作為墨塔集團專研和生產發動機的企業,對其的投入相當大。 能夠自研出來這款1.5l發動機,不得不說,從霓虹國柃木那引進的1.6l發動機起到了相當高的作用。 引進這款發動機,可是將所有圖紙都給引進了的。 墨塔動力現在就在生產這款發動機呢! 技術引進,然後進行消化吸引轉化成為自己的東西。 技術引進不能夠說去引進那種超出自身生產能力的。 像是轎車技術吧,就因為引進的車型超出了自身生產能力,然後就變成了以外企為主了。 將主動權交出去之後,想要再拿回來,可就難嘍。 反倒是卡車企業,引進的車型,華國的卡車企業自己努力上一下就能夠生產。 人家想要卡脖子都不行。 陳懷慶:“你覺得,這車叫什麼名字?” 宋琦猶豫了一下給出來了一個名字:“motac1?” 她自然沒有指望陳懷慶會採納。 整個墨塔汽車生產的車型,都由陳懷慶來命名的。 陳懷慶取名還挺簡單的,像是motas1,motas2,反正直接這樣子列著走就行。 陳懷慶忍不住笑了一下,c1,這不駕照嘛,而且還是正好駕駛小轎車的級別。 “這車看起來挺是小巧可愛的,得要專門為其建立一個品牌才行。還得要聽起來感覺有著那麼絲可愛。” 新的轎車品牌是否能夠佔領市場的問題? 陳懷慶倒是不擔心。 畢竟現在國內還屬於一個賣方市場,只要車子的品質好,那牌子就直接建立起來了。 陳懷慶對於質量這塊,還是很放心的。 他不敢說在質量上面就百分百的沒有問題,這無論那一家企業都不敢說這話。 反正那家企業說了,那絕對在騙人。 企業出現質量問題那是正常的,是常態。 能夠做的,是不要出大的質量問題,特別會危及到使用者安全。 瑕疵無法避免,只能夠儘量減少。 完美的東西,在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 宋琦笑道:“我聽老闆的。”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