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夸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六章 林啟明的修行之法,格物求道,小夸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胡老師寫的那個符文表示的是靜,能夠透過改變磁場能量,使人靜下心來。但這也只是一種輔助作用,如果真的能夠強制是所有的人馬上完全靜下心來,胡老師的境界還做不到。
畢竟人的情緒是最難掌控的。
這位胡老師也是一位有真本事的人,他知道人心難靜,於是自己先畫了一個“靜”的符文,在讓學生臨摹“靜”這個符文。
這樣可以是學生更容易進入狀態。
畫符除了畫符之外,更是在練心,使自己慢慢的達到一種心平氣和的狀態。
畫符課教的是符文認知與練心,國學課才是練修行方法。
所有的學生開始拿筆臨摹那個符文。
這些學生少有人用過『毛』筆,拿著『毛』筆手都在抖,又怎麼可能臨摹的好。
有的學生已經開始心浮氣躁,越是心浮氣躁越是寫不好。到有一少部分的學生能夠保持平常心,不過他們那真的是在畫符。
所謂的畫其實是書寫符文。
符文也是文字,只不過是驅動各種能量的文字。是將符文寫在符紙上,而不是將符文畫在紙上。
將符文一筆一筆的畫在紙上也是不可能使符文產生效果的。要一筆寫成,如龍飛鳳舞,絕對不能斷筆。一旦斷了,符文也不再是符文。
符文是道的具現化,斷了的符文,代表道也斷了,那又怎麼可能還會有其功效。
林啟明從來沒有用過『毛』筆,他更沒有用『毛』筆書寫過符文。他只是對符文做過研究,再就是用精神力虛空寫過符文。
林啟明看到那個符文,很快就將那個符文印在了腦海之中。包括那個符文的種種玄妙,是代表的何種道都已經印在了腦海之中。
他提筆一揮,精氣神凝在筆尖,剎那之間,那個符文就出現在了林啟明桌面上的白紙上。
書寫符文的確對修行有很大的幫助,在書寫之時,林啟明的心極為貼近那個符文所表示的道。這個符文表示的是靜之道,林啟明在書寫之時,心的確變得毫無波瀾。
林啟明之前研究符文,但只研究符文的道,卻沒有發現書寫符文可以使自己的精神力極為貼合符文所代表的道。
林啟明從來沒有這樣將心神融入其中過。
林啟明用精神力虛空畫符也只是用精神力畫符,卻沒有將自己的精神力融入符中。
今天他所畫的符,他是將自己的精神力融入符文中了,如果不將精神力融入符文中,那這個符文又怎麼會有玄妙功效呢?
虛空畫符就不用,融入精神力,直接畫了之後驅動能量即可。
林啟明心想,難怪修道之人從小就畫符的,在畫符的時候精神力竟然會與符文發生共鳴,與這些符文發生共鳴久了,人的精神力就會更貼合道。
不同的門派,由於所修行的功法不一樣,所畫的符文也有些不同之處。
林啟明靠的是想,大部分的修行人靠的是畫符,是精神力與自己所修行的功法產生共鳴,久而久之精神力就會主動吸收能量洗滌,一點一點的變強。
林啟明修行功法用一個只總結,就是想。觀想、冥想,人一想來想去就容易走火入魔。在正道人看來林啟明的功法是旁門左道。
林啟明也知道自己功法的缺陷,雖然提升境界快,但沒有指導的話,就很容易走火入魔。
俱樂部是因為林啟明時不時會為那些學生做精神引導,不然的話,會有一些學員走火入魔。
那些修行者的方法循序漸進,不容易走火入魔。除非那人畫符畫得入了魔障,或者其它的原因才會走火入魔。
林啟明雖然知道功法有一定的缺陷,但他並不覺得那缺陷有什麼問題。所謂的走火入魔就是心理分裂或者是其它心理問題疾病。
由自己引導就沒事,要不就找一個厲害的心理醫生常常為自己做心理輔導就可以了。
當然能夠把這一缺陷解決那就再好不過。
林啟明想著將自己的修煉之法再完善完善,總結的再規範一點,他就將自己的修煉功法完全公佈出去。
讓其他人學習自己的修行之法,然後一起推進自己的修行之法。
現在還有缺陷,不能大面積推廣,所以只在俱樂部和第九部隊有傳播。
就那精神分裂問題,就需要有人在一旁輔導,要不是林啟明定期為他們進行精神引導,就是請高人做精神引導,或者是請頂尖的心理醫生。
就單憑這一個問題,就還不能大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